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豚鼠可千万别搞“特攻队”

(2009-12-06 10:51:00)
标签:

it

分类: 新知茶座

豚鼠组建“科研”特工队 
 
 
 
http://epaper.bjnews.com.cn/images/2009-12/06/B15/b15c06cb002.gif  
现实中的豚鼠动作笨拙,要想练就一身特工的好本事实在很难。


今年冬天,迪斯尼给全球孩子们带来的礼物是几只“鼠”特工。《豚鼠特攻队》,故事挺老套。如果观众只是涉世未深的小朋友们的话,应该是不会在意这一点的。

 

“豚鼠特攻队”的主人公当然是豚鼠。豚鼠这个名字翻译得很好,因为它的双名法名字是Cavia porcellus,种加词porcellus来自拉丁语,意思是小猪;属名Cavia则来自于南美洲的土著语言,意思是老鼠。其实,我们更熟悉它的俗名———荷兰猪。

 

科学家们在它身上发现了至少三种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野生动物的血统。这说明它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先民们长期培育的结果。现有的考古证据表明,早在公元前5000年,豚鼠就成了人类的“牲畜”,一开始这种动物是作为肉食动物存在的。虽然豚鼠个头很小,成熟豚鼠的体重不过1千克,但它们易于管理,靠人的残羹剩饭就能过活,所以深得当地人喜爱。

豚鼠与“新世界”的绝大部分动物一样,16世纪之后才为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所知。当年被殖民者带回欧洲的豚鼠极幸运。因为一开始水手是把这种动物当作“活香肠”养在船上。可到了欧洲,豚鼠摇身一变成了各个阶层小姑娘们最钟爱的宠物。除了讨巧的外表之外,温顺的“个性”是它走红的最主要原因。与电影里那些身手敏捷的特工完全不同,现实生活中的豚鼠非常笨拙,除了扭着屁股小跑之外没有别的逃生技巧。只要笼舍的边缘高于它们的站立高度,这些笨家伙就没法逃出去———即便笼舍没盖儿。

 

另外,虽然豚鼠是一种比较吵闹的动物,但是如果你不是正在心烦意乱,听听它们“婉转”的叫声还挺惬意的。不熟悉它们的人第一次听到豚鼠的叫声很可能误以为是鸟鸣。豚鼠的食谱跟兔子相近,基本上是素食者,各种青草和菜叶子是它的最爱。它们的食量很大,四只豚鼠只消一天工夫就可以干进去一整棵大白菜。吃得多自然拉撒多,幸好它们的便便气味不太浓烈,比小鼠和仓鼠那刺鼻的便便清新多了。

 

豚鼠也赢得了科学家们的好感。豚鼠传到欧洲不到100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尔比基(Marcello Malpighi)就开始系统解剖豚鼠。要知道当时,哈维发现人体血液循环才没多久,活体解剖动物并加以系统研究跟今天做基因组或者干细胞没什么两样,都是前沿中的前沿。1661年,马尔比基发现了毛细血管,解开了哈维“动脉里的血到哪儿去了”以及“静脉里的血从哪里来”的问题。200年后,我的两位“祖师爷”巴斯德(Louis Pasteur)和柯赫(Robert Koch)都用过大量的豚鼠做微生物和免疫的开创性实验。豚鼠是微生物学家和免疫学家的最佳实验动物。因为豚鼠对白喉、炭疽、结核、疱疹、霍乱等高度易感,且症状与人似。而且,豚鼠是最最容易过敏的一类动物,每年全世界的医学院里都有数以十万计的豚鼠牺牲掉。

 

说到这里,我不禁祈祷,疯狂科学家们可千万别把这些小家伙训练成威猛的特工,不然各大医学院可就都要遭殃了。

 

□瘦驼(山东 生物研究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