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日志(1)

标签:
洪湖日志叶师傅洪湖新堤大沙镇叶家边村热情款待 |
分类: 趣闻佚事 |
文|高山寒雪
【题记】受叶师傅之邀,7月18日至20日在洪湖玩了3天,感动于叶师傅三番五次的邀请和极其热情的款待,不能不把这3天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生活细节较详尽的记录下来,以兹纪念,并借此对叶师傅表示感谢。由于文字较多,图片另发,介意文字啰嗦的朋友慎入。
(文冗慎入)
2015年7月18日
今天是出发的日子。
早晨5:30起床,下了两碗面,与妻过了早。叶师傅的老伴(我和妻称叶嫂)在宜昌照护孙子,这次专程陪我们一起去洪湖,承担向导任务。因为我们对洪湖的印象除了来自上个世纪电影《洪湖赤卫队》和纪录片《洪湖猎鸭》的场景外,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加之这次主要是拜访叶师傅的家,不可能去什么景点,也就没做什么功课。
按照计划,我们先乘长途汽车到洪湖,再转车到叶师傅家。叶师傅的四儿子即幺儿子7点20开车来西坝接我们,然后去市内东山大道老长途汽车站买票,西坝没有直达长途汽车站的公交车,有车接送真是方便。
我来宜50多年第一次在长途汽车站乘车。不巧,第一次乘长途汽车就遇到了麻烦,车站的电脑系统出了故障,窗口不售票,服务员说,先上车再买票,到洪湖8:30发车。于是,我们3人先上了车,然后买“票”,之所以打了引号,实际上并没有票,只要交了钱就有座位,“票”价98元/人。
汽车穿过市内,在被称为史上最丑建筑之一的新长途汽车站兜了一圈,上来几个乘客,然后进入汉宜高速公路,在仙桃下高速进入省道,再直驱洪湖。这天气温在31摄氏度,幸好车上有空调,并不觉得热。
洪湖市隶属荆州地区,荆州地区属江汉平原,坐在车窗前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看到一片片迅速在眼前闪过的荷花,想到人生就像乘坐汽车,大好光景总是稍纵即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从学徒就到了即将退休的年龄;人生又像这路边的荷花,花开花落,就在一瞬间,由盛及衰,就在眨眼间,岁月无情人有情......耳机里唱着席慕蓉作词、乌兰托娅作曲、降央卓玛演唱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如今终于见到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一路上就这样被一种不可言状的情绪陪伴着、感染着。
经过近5个小时的颠簸,下午1点左右在新堤到站。所谓新堤站就是洪湖站,新堤是原洪湖县的一个镇,县改市后,当地人都把洪湖站叫新堤站。下车后,叶师傅一个住在新堤的侄儿早在这里等候,他事先叫了一辆朋友的出租车,由朋友再把我们送到叶家边村——也就是叶师傅家所在的地方。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叶师傅家。这时已是下午14时许。
叶师傅看到我们来了,微笑着迎接我们的到来。他系着一个打了补丁的围裙,屋里屋外张罗着,古铜色的脸上挂着汗珠。“我以为你们至少下午3点半左右到,没想到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叶师傅一边说,一边在柴火灶上忙活着。我说我们在车上吃了,不用忙活饭了。原来叶嫂怕饿着我们,带的面包和咸鸭蛋。叶师傅说:“在农村就吃两顿饭,这顿饭就是晚饭了。”
叶师傅准备了不少的菜,屋外的煤炉子上炖着土鸡汤,砂罐里弥漫着扑鼻的香味,里间一个厨房,叶师傅在柴火灶上炒菜,忙活了一阵,菜就上桌了,土鸡汤放了粉条,不是盛在大汤碗里,而是一人一碗,还有烧鳊鱼、炒猪肝、番茄炒蛋、炸黄豆、虎皮青椒、凉拌黄瓜、炒藕带、烧椒皮蛋,看到菜多,四个人根本吃不完,牛肉被妻放进了冰箱。除了肉鱼,小菜都来自叶师傅的菜园子,看来叶师傅为我们的到来作了充分的准备。叶师傅兴致勃勃地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青花瓷汾酒和大约能装二两酒的大酒盅说:“今天咱爷俩把这瓶汾酒二一添作五。”我说,现在不比早年了,已经喝不下这多酒了。
正准备吃饭,叶师傅突然起身,说:“差点忘了,我专门到大沙镇(叶家边村属于大沙镇,是离叶师傅家最近的小镇)买了一挂鞭炮,迎接你们的到来。”说着,从里屋拿出一大挂鞭炮,隆重地铺在门前点燃,听着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能感受到叶师傅对朋友那份真挚的感情。
接着大家坐下来吃饭,叶师傅不停地为我们挑菜,并频频举杯,大家一边浅斟低酌,一边唠家常,感到在异地他乡受到如此隆重而热情的款待,不能不教人感动。
叶师傅不停地为我斟酒,我说,不用照镜子,就知道我已经面红耳赤了,剩下的酒留着晚上再慢慢喝吧。我喝了酒,竟忘了时间的流逝。叶师傅笑着说:“晚饭?这就是晚饭!平时我一个人在家,一般就吃两顿饭,早饭一般在10点钟以后吃,有时在下午13点吃,老乡见了问我是吃的早饭还是午饭,我说是早饭,老乡都感到不可思议。晚饭一般在20点以后吃,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饭菜都是简单的不得了!”听叶师傅这样说,想到他从城市来到农村,一个人料理着一亩三分田,起早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粗茶淡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是不容易。
晚饭一直持续到下午17点半,那瓶汾酒实在是喝不下去了,叶师傅也就没再劝酒。但他却说:“咱爷俩儿一人再来一瓶啤酒漱漱口?”被一向喜欢喝点啤酒的我婉言谢绝了。我说,把啤酒放在冰箱里冰着,下顿再喝。原来,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叶师傅专门从大沙镇买了一件啤酒和一件粒粒橙。
吃过饭,收拾停当,叶师傅提议出门散步。于是,我们一行四人顺着村级公路一路来到不远处的329省道上,路边是叶师傅侄儿的家,一座三层楼,叶师傅侄儿和侄媳热情请我们坐坐,端来了椅子板凳,并拿来西瓜款待我们。叶师傅的侄儿是个残障人,走路很不方便,但人极聪明,会骑三轮电动车,从事维修家电的行当,膝下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还抚育着一个过世哥哥的孩子,侄媳是从兴山嫁过来的,要照顾一个残障丈夫和三个孩子,真是不容易,教人肃然起敬。大家聊了一会儿,看看天色已晚,就告别侄儿侄媳,从另一条村级公路返回到叶师傅家。
村里虽然有自来水,但不是全天供应,每天下午4点左右供应一个小时的水。与城市相比,洗澡比较困难,没想到的是,叶嫂从宜昌特意给妻买了一双新拖鞋,叶师傅还特意买了两个崭新的洗脸盆和洗脚盆。大家你谦我让地简单擦了澡。就坐下来看电视,电视接受天线是一个卫星锅,只有27个台,但可以看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叶师傅说:“我只看这两个台,在偏僻的农村能知道全国发生的大事。”叶师傅虽然自称“布衣”,但对国家大事极其关心。大家坐在,一起天南地北地闲聊着。
22点左右,叶师傅说:“你们累了一天,该休息了。”他对我和妻说:“你们就住楼上的‘别墅房’,原来我住在楼上,孩子说我年纪大了,上下楼不方便,就让我住楼下。”
二楼的陈设很简单,一张双人床,挂了蚊帐,叶师傅刚洗过的,凉席也很干净,旁边有一个卫生间,里面放了一口大缸,由于晚上没有自来水,就用缸里的水冲洗。这里蚊子多,而且毒性大,一咬就是一个大包,叶师傅准备了蚊香和“枪手”喷洒剂。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叶师傅还专门到大沙镇花了130多元买了一个电风扇,放在床头,怕我们热的受不了。从这些生活细节上足见叶师傅那种无微不至的细心和周到。
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一天来,叶师傅一家的悉心关照的情节,像电影故事一样在脑海里一一掠过......大约凌晨一点多的时候,突然响起了炮竹声,声音似乎来自远方,在寂静的农村夜空传的很远,估计又有老人过世了......鞭炮响过,夜,显得更加寂静,也不知什么时候,迷迷糊糊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