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记·冬天印象【图】

标签:
北京日记冬天印象元大都小月河中华民族园暖气干燥寒冷马路文化 |
分类: 趣闻佚事 |
摄影|高山寒雪
冬天印象
在北京过冬,说好过也好过,说不好过也不好过。
好过是指屋内都有暖气,20℃以上,正是人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一般穿件薄毛衣就行了。像我这种怕热的人,只要稍稍干点活,就觉得热,穿件T恤即可,可以甩开膀子干,轻松、利落、灵活。不像南方,在屋里干活还要穿着厚厚的棉袄或羽绒服,臃肿而笨拙,干起活来显得笨手笨脚,“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
站在窗前,能看见一些高大的烟囱,冒着白白的烟雾,在风的作用下飘荡着,也成了北京的一景。儿子说,这是供暖的设施,过去都是烧煤,污染很大,现在改烧天然气了。
由于室内有暖气,屋里很干燥,洗过的春装第二天就干了,饭菜若不用保鲜膜密封,很快就被蒸发的干皱皱的。可见屋内的湿度很小,物件发霉的现象很少发生。我在南方呆久了,对干燥的室内有些不适应,竟流了两次鼻血。如果屋内放几盆水,增加湿度,估计情况要好些。但总的来说,在北京过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舒坦!
春节北京的气温都在0℃以下,今年春节期间室外温度一般在-3至-8℃。一盆水放在室外,很快就会结冰,尽管外面阳光普照。依我看,只要有足够的空间,冬天根本不需要开冰箱。
若要出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出门前,要把身体焐得严严实实,一点儿都不能马虎,除棉袄和羽绒服外,手套、帽子、围巾甚至口罩都要戴上。北京风大,吹在脸上像刀子割一样,让你感受寒冬的凌厉和威力。北京的纬度高,在北纬40°的地带上,与宜昌相比,整整高出10°,纬度越高,天气越冷,这是自然规律。我发现,纬度高的地方,阳光非常好,街道上常常看到因阳光斜射而拉长的人影、树影、楼影,影子清晰明亮而对比强烈,这对摄影爱好者来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好事,可以利用光影营造照片的氛围。
过去在印象中都认为北京污染严重,空气质量糟糕,不是雾霭漫天,就是黄沙蔽日。近几年来了三次北京,感到北京的空气质量非常好,非常通透。这恐怕是注重环境保护和减少排放的结果,低碳的生活开始伴随着京城的人们。
春节期间,马路上的车不多,在非主干道上,马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充分利用了马路的空间资源,这是大城市的一贯做法。马路两旁都种着大树,黄叶落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枝桠,直插蓝天,也有一种纤细、柔顺的美。在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小月河的水部分已经结冰,但仍有潺潺流水淌过。在中华民族园的水面,都结了厚厚的冰,完全可以溜冰。
北京的餐馆酒肆很多,有许多餐馆春节照常营业,经常能看到一家一家的从餐馆里出来,面红耳赤,哈着热气,打着饱嗝,从面前悠闲地走过。不想做饭的人,这种消费方式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省去了许多麻烦。不过也有一些小酒馆关门停业,回家过年了。菜市场在除夕这天就关门了,到初六才能开张迎客。超市一般都不关门,为人们提供着昂贵的服务。
前一篇:北京日记·鱼掌门【图】
后一篇:北京日记·离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