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人相聚在关东饺子馆【图】

标签:
浠水老同学关东饺子馆葛洲坝山人职称退休婚礼小酒 |
分类: 美食珍馐 |
图文|高山寒雪
从浠水来的老同学(自诩“山人”,与北京博友山人不谋而合)参加完同学孩子的婚礼后,因有其他事要办,一直木有回浠水。我几次约他进三峡,皆因故未果。
国庆节前的一个周五,轮到我休假,在回城区的车上,就跟他联系。他说有“要事”要办,今晚不行。知道他有事,相约之事也就罢了。车子进第一个隧洞时,他又发来信息,问我到哪里了。我回信说,你既然有事,就忙你的事吧,还问我到哪里做甚?他说想和我喝点小酒,促膝谈心。我问事不办了?他说来了再说吧,关东饺子馆,不见不散。
到了葛洲坝转盘,我下了车,从这里到关东饺子馆很近,过了天桥就是。前些年和他在这里小聚过,印象很深。前不久又和他及他的弟弟、庆新在这里小酌了一次。这次应该是第三次,我已经老马识途了。这位老同学果然守信用,已经点好了几样下酒小菜,端坐在一张小桌旁,一碟凉拌花生米,一碟凉拌千张,一碟凉拌牛肉,还有两只卤鸭腿。我到了后,他要了半斤饺子,他知道我有“饺子就酒,越吃越有”的范式,最后又上了两碗“土酒”。两个相识30多年的老同学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聊了起来。
他告诉我,这次参加老同学的孩子的婚礼,之所以木有走,是因为要参加一个监理工程师的考试,其中有一张卷子像看“天书”,本想今晚好好看看复习资料,但看不进去,还不如和你一起喝点小酒,叙谈叙谈。他说,其实,有些事项已办妥了,考试也就是个形式而已。想到老同学到了这个年龄还在为“职称”操劳,感到既佩服他的孜孜追求的精神,也感到一种无奈。想想自己在职称问题上也是一路坎坷,到现在也就是个“中端”,前些年努力过几次,各项条件都满足要求,但不知怎地,就是木有再往上走一步,最后就彻底灰心了。后来再让我申报,我也懒得报了。奇怪的是,那些从来木有在省部级理论期刊上发表过文章的人却“扶摇直上”,我发表的文章不算少,肿么就上不去?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潜规则”、“弯弯绕”,真是难得说清啊。仔细想想,人家大名鼎鼎的袁隆平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那么大的贡献,评个院士都那么难,自己一介布衣,也是极其正常的。事已如此,自己只有这样聊以自慰了。中国理论界、学术界、企业界该有多少“冒牌”专家,这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在职称问题上,可能每个人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说到同学孩子的婚礼,我对他的处境感慨万千。每次遇到同学孩子结婚,他都要从400多公里远的浠水赶过来,真是不容易。他却坦然地说,只要有同学想到我,就说明看得起我,我一般都会来,毕竟同学一场不容易。我笑着说,那你女儿出嫁时,那我们一帮同学看来要到浠水去呀,有来无往非礼也。他说,女儿出嫁时,可能不会邀请那么多人,毕竟有这么远的路程,大家不方便。我问女儿何时出嫁?他说还没定,最早也是明年的事儿了。
谈到退休的事,“山人”也是一脸的无奈,他说他离开葛洲坝时,档案转到了黄冈劳动部门,前几年去问退休的事儿,被告知档案找不到了,你看看,这不是误我的事儿嘛,政府部门肿么管理水平如此低下,现在只好把该补的资料补起来,补档案谈何容易?幸亏葛洲坝还有这么多老同学帮忙,不然我也是上天无门啊。
两个人一边吃,一边聊,他还披露了不少个人“秘闻”......不知不觉到了散席的时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