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图】

标签:
立秋之日艳阳照天气预报黄牛岩“秋老虎”秋贴膘人类考验凉爽杂谈 |
分类: 杂谈评论 |
图文|高山寒雪
在“梅花”肆虐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个令人欣喜的节气——立秋。
从字面上解释,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到来。从理论上讲,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但实际上,立秋的气温与热浪滚滚的仲夏木有神马区别。这是因为大地及其建筑物积蓄的热量太多,一下子还不能在短期内散发掉,热辐射仍然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们,所以,即使立秋了,我们仍感到很热,这时还不能“掉以轻心”,要想享受“秋高气爽”的惬意,还需一些时日。如果天气一直“万里无云、艳阳高照”,恐怕24个“秋老虎”就会肆虐;如果立秋这天下雨的话,就有“秋后十八暴”的说法,也就是在立秋后的一段时间,每天都要“跑暴”,如此这般,就会出现“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情况。
气象学上以每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下降到22℃以下的始日作为秋季开始。显然在南方暂时还达不到这个温度。譬如,宜昌今天预报的气温是24-32℃,未达到22℃以下的温度,这表明真正的秋天还没到来。
昨晚从城区回三峡时,一弯月亮就高高地挂在天上,天已经晴了。今天清晨,阳光就从黄牛岩升起,把“温暖”撒向大地,这表明,在经过了几天有雨凉爽的天气后,新一轮热浪将再次降临。不过,“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从立秋开始,总的趋势是向凉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星转斗移,暑往寒来。大自然重复着万古不变的法则,让人们感受春夏秋冬四季轮回的变化,这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睿智,这正是对人类的考验和挑战。只有经过这些考验和挑战,才能使人类更加坚强,提高抵御各种风浪的能力。人类在经历了严寒酷署后,才会感到春天的温暖;经历了夏季酷暑后,才会体味秋天的凉爽。一方面让人类接受冬夏两极最极端的痛苦,一方面又让人类感受春秋两季最舒适的安逸,这就是大自然的精心安排。而人类就是在痛苦和安逸的交替中不断成长着。
民间流行“秋贴膘”的说法,即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烹制出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不过,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肉几乎成了“不健康”饮食的代名词,大概不会有人在立秋这天大快朵颐,以肉贴膘了。还是向博友荒漠生林学习(见荒漠生林的博文《我与素食的机缘》),不吃肉,专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