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日记·马湖 海龙寺 莼菜【图】

标签:
川滇日记马湖曲比色角凉山彝族阡陌世外桃源孟获海龙寺莼菜 |
分类: 趣闻佚事 |
图文|高山寒雪
2011年5月20日
离开溪洛渡,意味着这次川滇的公务活动已告罄。连续三天,竟木有睡一个午觉,势必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以恢复疲惫的老骨头。
从溪洛渡到向家坝有两三个小时的车程,在溪洛渡和向家坝之间,有一个叫马湖的风景区。老杨决计要去看看,我当然举双手赞同。老谢还是那句话,领导怎么安排,我就服从什么安排。我一向孤陋寡闻,马湖是第一次听说过。因此,尽管是在近中午时上路,我竟然一点木有瞌睡,生怕错过了这个神秘的马湖。马湖可不能马虎啊。呵呵。
在一个三岔路口,车子拐进了另一条公路,沿着盘山公路,不断上升,直到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此时,只见农田阡陌,茶稻飘香,似乎进入了陶渊明所描绘的桃花源。不久,车子在一片水面前停了下来。原来马湖就在眼前,但见烟波浩渺,风光旖旎,湖水潋滟,山影倒映,浑然成趣,自成美景。这才想起,为神马在海拔如此高的地方还有水稻栽培的原因。
在马湖风景区管理局,一个叫胡斌的副局长接待了我们。风景区的牌匾上是彝汉两种文字,教人称奇。胡局长叫来执法队队长曲比色角为我们驾驶游艇浏览马湖。曲比色角是个彝族的小伙子,脸膛黝黑,健壮如牛,他原来曾在东北当过兵,一身军人气质。我好奇地问他,识不识彝族文字,他憨厚地笑着说:“认不得。”他带着我们在游了一圈马湖后,来到一个湖心岛——海龙寺。
原来,海龙寺是为纪念彝族英雄孟获而设立的一个寺庙。经查阅有关资料,马湖风景区,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面积100平方公里。景区由马湖、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是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明朝设置的马湖府,即是以马湖而取名的。马湖上部原系一条古河道,下部为深沟峡谷,由于强烈地震,山谷崩塌,造成今日之堆石坝和美丽的湖泊。马湖是与邛海、泸沽湖齐名的四川第三大天然高原湖泊。据传,昔人以壮马系湖岸,湖中龙出与交,后产异马,因得名马湖,又以湖中有龙,亦称龙湖。
据曲比色角介绍,马湖盛产莼菜,这是继西湖后第二个仅产莼菜的湖泊。在马湖假日酒店,我们品尝到了马湖的特产莼菜和具有彝族特色的美食。马湖之旅,不虚此行。
【马湖风景区简介】马湖风景区,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境内,面积100平方公里。景区由马湖、金沙江峡谷、原始密林等部分组成,是小凉山深处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明朝设置的马湖府,即是以马湖而取名的。马湖上部原系一条古河道,下部为深沟峡谷,由于强烈地震,山谷崩塌,造成今日之堆石坝和美丽的湖泊。
马湖属高原大型天然深水湖泊,水域面积73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为高山屏障,北面为玄武岩、石灰岩碎块堆积而成的天然石坝。湖区港湾深幽,湖岸曲折多变,湖底灰岩层光滑细腻,无淤泥,湖水四季盈盈,清澈透明,无任何污染。湖周沿岸由茶园和森林环绕,林木苍翠,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风光秀美绮丽。金沙江峡谷山体陡峭,江水湍急,绝壁高耸,怪石如林,极为险峻。区内为彝族聚居地,富有民族特色的村寨,历史和文化遗迹,为景区增添了情趣。
马湖景区内分布着大量原始森林,古树参天,藤蔓缠绕,地衣苔藓遍地,充满了原始古朴气息。马湖,湖面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近2.5公里,面积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70米,最深处有170米,它储蓄着3亿立方米的水量。马湖水终年不干,水位稳定。湖面海拔高程达1100米,是小凉山高山峡谷地带中的一个天然淡水湖泊,彝语称哈琅署火。
马湖是与邛海、泸沽湖齐名的四川第三大天然高原湖泊。据传,昔人以壮马系湖岸,湖中龙出与交,后产异马,因得名马湖,又以湖中有龙,亦称龙湖。马湖三面环山,风光秀丽。
马湖畔,农田阡陌,稻麦飘香,湖内盛产多种鱼类,还有珍珠和名贵的莼菜。春夏之季,鱼跃浅水,碧波荡漾,湖光山色胜似钱塘美景。古往今来,文人学士,显官平职,凡是到了雷波都以到此一游为快慰。(摘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