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上下班距离寝室公汽三峡 |
分类: 杂谈评论 |
上班距离多远最合适(图)
图文/高山寒雪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越近越好。果真如此吗?我看未必。
在三峡坝区东岳庙的一栋房子里,住着一个人,他从寝室到办公室的距离是0.0018公里,也就是1.8米,换句话说,他寝室离办公室之间就是一条走廊宽的距离,按一步0.6米算,就是三步路。可他每天要从三楼下去,然后信步来到江边,或爬一座小山坡,沿着春柳拂面的滨江小径或两边油菜花盛开的路上走过,转几里路后再回来上班。晚饭后不直接回寝室,而是信马由缰地转一大圈,欣赏一下沿路的夜景,再回到寝室。
有人会说,这个人吃多了撑的。确实如此,吃撑了,回到寝室或玩电脑,或看电视,或坐下来看书,这样不活动还不把人撑死?这个“吃多了撑的”人不是别人,就是我。
刚参加工作时上班也挺近,不到五分钟的路程,可妻就惨了,在一个公汽去不了,也没有公汽的山上。每天上班要提前一个小时上路,遇到刮风下雨,暴雪酷暑,那就更加艰难了。妻的胃下垂病就是那时落下的。后来搬家了,妻上班的距离近了一些,但仍然要爬山。我上班虽然远了,但单位有班车,不用为上下班或迟到发愁。我后来能考上大学,就是每天在上下班的车上复习的。远距离的路程,给我提供了相当多的时间和空间。再后来,又搬家了,我离单位又近了,但妻上班又远了,每天上下班仍然很麻烦。但不久这种状况得到了根本的解决。我来到了三峡,妻也调到了一座上课铃声能在家里就能听见的学校,近得不可想像:在家里的阳台上可以与学生对话。谁也不用为上下班距离远发愁了。
在三峡,人们不用为上下班的距离发愁,于是许多人选择了散步,慢跑,钓鱼,摄影、晨练等有氧锻炼。如果把这种行为方式仅仅理解成出于锻炼身体的需要,恐怕还不太全面,应该还有精神层面的问题。
你想,每天上下班有一定的距离,你就可以呼吸一下清晨的空气,看一看周围的风景,感受一下四季的变化,甚至你可以与鸟儿对话,与小草亲热,与花儿合影,与柳枝嬉戏,你若有这种闲情逸致,你会在程式化的轨迹上发现每天都不一样的景致,人也会在大自然的陶冶中潜移默化地提升着自己的性情和操守。
当然,站着说话不腰疼。这种情况只能在摆脱了繁琐的家务劳动的工地上才能成为可能。若居住在上下班较远大都市里,你可能为来往穿梭的汽车排放的尾期污染而烦恼,可能为嗷嗷待哺的孩子而着急,可能为家里没有油盐酱醋而发愁,也可能为年迈体弱的老人而心焦。因此,上班距离多远最合适,每个人都会给出一个不同的答案。不过,无论远近,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因为,物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毕竟还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