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高山寒雪
地点/潘家河村
大年初二,一担挑(连襟)说要去虾子沟潘家河给他的姨妈、姨爹拜年,这是姨妹一家每年必修的“课程”。本来,我和妻弟与他们非亲非故,素不相识,但孩子们都热烈地响应着。想想也是,在喧闹的都市呆久了,确实也倒有一种想到田园郊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的愿望和冲动。妻弟问我去不去?去!我干脆地回答。可是不巧,初二这天二妈的小儿子和小女儿要来给岳父岳母拜年,我作为“主厨”,理应留下来做饭,招呼客人,以减轻岳父岳母的劳累。而令我感动的是,这次妻深明大义,慷慨地说,你们去玩吧,我来当一次“主厨”。于是,我与儿子、妻弟、姨妹一家共六人踏上了去潘家河的路。
我们乘4路公汽到终点站——长江市场,走不多远就到了这个地方。
这条河叫黄柏河,河水十分清澈,是市内居民吃水的重要河流。没走几步就到了渡口,对面就是潘家河村。船上的老板娘说,这里原来叫潘家河,现在与丁家坝合并了,现在叫丁家坝4组。
这就是潘家河码头,一排小渔划停泊在码头,估计人们都回家过年了。
上岸后爬一个小坡,就到了姨妈家,他们的儿女们都盖起了三层的楼房,门前的院子十分宽敞。姨妈姨爹和女儿等主人热情地迎接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并拿出土特产让我们品尝。
姨妈姨爹身体很好,除了脸上的皱纹刻着经世沧桑外,哪里看的出这是80多岁的老人。
这是姨妈的小女儿,十分热情地给我们端茶倒水。
这是姨妈的曾孙,多么天真可爱。
这是我的连襟,当地人把我们这种关系都叫“一担挑”。
姨妹正在摆“长城”。
姨妹和连襟的儿子正在抓拍。他现在是武汉大学金融专业大二的高才生。
很快到了吃午饭的时候,他们就在院子里摆上了桌子,地道的农家菜也陆陆续续地上来了。
农村特有的腊猪肝,味长,劲道,与泡豇豆一起炒,充满酸辣和熏香味。
里脊炒泡萝卜丝,十分鲜嫩,开胃。
正宗地道的熏腊肉,瘦的红润,肥的透明,片大,味香,令你大快朵颐,是我的最爱。姨爹说这是自家用粮食喂的猪,没有任何添加饲料。
土烧鸡。
用自磨的玉米粉蒸制的粉蒸肉,香而不腻。
炒土豆片。
腊鱼。
熏腊腱子肉。
自制豆腐乳。
羊肉火锅。我们一边吃着农家菜,一边把酒话桑麻。不知不觉耳根子发热了。我说,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添麻烦了。姨爹说,像你们这种贵客请都请不来呢!
告别了姨妈姨爹一家,我们返程了。走了老远,他们还在招手送行。
大年初二的潘家河之行,姨妈姨爹一家的纯朴厚道、和睦善良的品格和家风,给我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