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宜昌著名的三游洞闹了一场笑话,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年,清华大学的一个教授被我单位聘请为顾问,于是,这位教授带了七八个弟子、清华大学的学生来我单位考察。
在考察的间隙,我们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安排一些游览活动。这样,三游洞风景区也就成了首选。三游洞有“前三游”和“后三游”之说,但无论是前三游,还是后三游,都与陆游无关。但陆游的确来过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口“陆游井”。三游洞也因陆游的大名而更加名噪一时。这天,我作为向导,带教授及弟子一行游完三游洞后,就在大门口的一个酒店吃饭。这个酒店就是以陆游的号作为店名——放翁酒家。店名颇具书法艺术。
吃饭时,一个女大学生悄悄对我说:“你们这里很开放哦!”我听了一头雾水,说:“此话怎讲?”她说:“你看,这家酒店怎么叫放荡酒家?”啊?我听后惊了一跳。明明是放翁酒家,怎么成了放荡酒家?我跑出去看店名,那个“翁”字,怎么也看不出像个“荡”字,尽管两者在草书上有共同点。我对那个女大学生简要说明了情况,女大学生弄得很不好意思,脸也红了......
吃完饭出了酒店,我看着“放翁酒家”几个字,那个“翁”字,确实有点象“荡”字。但稍微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人,也纵然不会念成“放荡”二字,我不知应为书法家感到悲哀,还是应为中国最高学府的莘莘学子感到悲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