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宜良烤鸭全聚德烤鸭宋体老蒋云南宜良出差美食 |
分类: 美食珍馐 |
文|高山寒雪
1989年11月,在西南边陲的一个小县城,我第一次尝到了当地名吃——宜良烤鸭,印象之深,至今不能忘怀。
那天,我们一行五人早晨从昆明出发去石林,赏完石林的旖旎风光后已近中午,胃肠也开始躁动不安起来。同行的一个在云南干了好多年的“云南通”老蒋说,中午就到宜良吃烤鸭。当时我有些纳闷,只听说北京有个闻名遐迩的“全聚德烤鸭”,从未听说云南还有个什么“宜良烤鸭”,只怪自己孤陋寡闻了。
车子沿着一条不宽的公路徐徐前行,但见不远处整齐地排着一个个圆柱状的大炉子,紧挨公路是一排小平房,人头攒动,象赶集一样。老蒋说,就是这里了。我们刚把车子停稳,只见一个少妇手提着一只刚刚出炉的烤鸭,在我们的鼻子底下一边晃动一边热情的说:吃烤鸭,吃烤鸭,刚出炉的。当时我们就被“粘”住了,一股诱人无比的烤鸭香味顿时就在鼻腔里蔓延开了,直叫你诱惑难当,在这个时候,人的“食”的本性就彰显的淋漓尽致了,难怪古人云:“食色性也”。
我们来到炉子前,近距离观察烤制的全过程。鸭子是事先腌制好的,至于配方自然是商业秘密,一只只肥鸭被料理的光洁顺滑,圆滚可爱,用一个特制的钩子钩好,鸭头、鸭颈、鸭翅、鸭腿都有它们的去处,一点都没有张牙舞爪的感觉,看上去活脱脱一个肉墩子。然后把它们挂在炉子里烤制,底部的炭火是一种无烟煤,没有半点硫磺味,伸头看进去,里面红通通的一片,直觉的一股热浪叫你受不了,更让你受不了的是那一只只被烤的流油的烤鸭所散发出的奇特香味。
我们坐定后,要了一只刚出炉的烤鸭,价钱你可能想像不到,只10元。宜良烤鸭的吃法与北京烤鸭不一样,就将烤鸭放在案板上,用快刀剁成大块,堆在大盘里直接上桌。油亮红润,肥嫩香浓,一咬流油,一撕脱骨,皮酥肉烂,味透香鲜,可谓香沁齿牙,味溢口腮。据说宜良烤鸭突出一个“肥”字,必须趁热吃,才能感到肥而不腻。吃完后,我们觉得意犹未尽,又花了8元买了一只带回去慢慢享用。
从那以后再没吃过宜良烤鸭,虽然我吃过北京“全聚德烤鸭”,但总感到不敌宜良烤鸭,可能与吃烤鸭时的心情、环境、状态、氛围不同罢了。但总指望有一天再去宜良吃烤鸭,解解嘴馋,饱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