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很难做一个职业写手,因为,我终究还是不喜欢写那些讨好、取悦式的文章。
或许对我而言,有些文章只有自己看得懂,就像,有些歌只有自己听得懂一样。
所以决定,从今天起,仅仅为了自己,写一些文章,或简化,或繁杂;或奢靡,或清雅,或洋洋洒洒,或简单流水账。总之,风格和字数都不用拘泥。
从去年开始,习惯了隔几天发一次微信订阅号,于是会常常算计着文章最适合的字数,筹划着读者易接受的风格,到了发稿之前,便给自己像布置一篇命题作文似的,定将会在适当的发布时间之前完事。可是,天知道,对文字苛求的我,在每次发布自己不满意作品时内心的挣扎、愧疚和心酸。
在订阅号中发文,深刻的历史评论是不太适合了,因为已经没有太多人愿意沉下心来去细品;长篇的小说也是不合时宜的,因为这个浮躁的社会早已对长篇累牍失去了耐心。偏偏清新文艺的风格,现下最流行,于是我不断尝试最时尚的文体和语句,搞得很多人以为我是天生的文艺范。其实,我只是在被这个浮躁的社会所同化,因为我害怕被冷落,被异化。因为这种恐惧,让我变得不像我了。
可是究其而论,即便有一天,我用文字换来了很多钱,可是失去了自己,那些钱对我而言,还有什么意义。如果有一天,我敲着文字时,心中已经不是一心想着写出一篇精妙的篇章,而更多地考虑着,我该如何取悦受众,如何赚取更多的稿费。那所谓的文章,究竟还有没有生命?
我,真的到了该反省的时候了。
我真的害怕了。害怕那个从前无论多忙多累,上下班的路上一定会捧着一本心爱的书,欣喜沉迷地啃着的自己消失了,换来的是一路低头刷新着自己的微信、微博、空间。害怕那个从前睡觉前不看书就睡不着的自己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离开手机就失了魂一般的焦虑……
从前静心阅读,为了只是修炼一颗宁静的心,可以抵御一些外在的喧嚣与不解。可换句话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在历经一番喧嚣与噪杂之后,仍旧回归那个最初本真的自己,这样的修炼才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想奔向未来,唤醒那个暂时迷失的自己。从现在开始,笔触用心,每篇文章不一定会多美,但是一定不讨好不敷衍。
因为记得读大学时,一个老师说过,如果我们想寻觅过去,那么请不要往回走,记得要一直向前,因为过去的一幕会在未来重现。从现在起,我不再回头,一直一直向前走,直至我向往的那一刻出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