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掠影

标签:
吐鲁番葡萄沟火焰山高昌故城新疆旅游 |
分类: 游记中国 |

吐鲁番,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之地,位于天山东部的山间盆地,现在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

这就是上文中提到的吐鲁番北站,它其实是位于吐鲁番站之南,但仍处在吐鲁番市的北边,离市区要近一些。

这里就是吐鲁番的市中心,吐鲁番是一座很小的城市,全部行政区的人口是60多万,其中市区人口才20多万。

在吐鲁番市内也能看到这种农家院式的民居,每家每户的院落中都有这样的小房子,一般都建在二楼。

知道它们是做什么的吗?它们就是晾晒葡萄制作葡萄干的晾房,葡萄干也是吐鲁番最著名的特产。

这是位于城市边缘的新区,旁边缺少配套的商业网点和公共服务设施,小区的入住率也不是很高。

如果是开车的话用不了几分钟就能从吐鲁番的市区穿过,一离开城市就又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荒凉。

别看吐鲁番这么荒凉,但至少从西汉时代这里就产生了相当高的文明,因此现在留下的名胜古迹有很多。

这些没人居住的村落据我的司机小赵说,当初是为三峡库区的移民修建的,但后来那些四川人受不了这的气候没有人迁来住就荒废了。如果他说的都是真的,那确实挺浪费而且决策者也真是脑残,这地方地球人都不会喜欢。

这种服务区很简易,在新疆的各级公路边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不然来往的车辆根本穿越不了沙漠戈壁。

高昌是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历史国名,高昌故城就在吐鲁番东边约30多公里的地方。

高昌故城虽然很出名,但通往那里道路上的交通标识设置的明显不足,我的包车司机小赵是本地人也要一路打听才能找到。所经过的这些村落都是维吾尔族村落,多亏小赵会说维语否则根本无法跟他们交流。

虽然吐鲁番地区严重缺水(降水量比蒸发量少,所以才需要坎儿井,下期会介绍),但这里却有很多很多的葡萄。

路边那些骑摩托车的小伙子们是卖葡萄的,这样的情景以前在中国东部也能经常看到,看来这里的城管比较少。

高昌故城的遗址占地面积很大,虽然我们一直处在它的外围但却总是找不到入口。

最后终于在一条小路边看到了这块路牌,一个能让本地人都迷糊的地方外地人想来就更困难了。

远远的望去好像这个景区还在建设中,路上也没有看到多少车辆,我想这下应该不用买门票了吧?

不过事实上门票还是少不了,尽管这里还没有任何服务游客的设施,但门口的检票员却已经上岗了。另外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里的天气与几十公里外的吐鲁番火车站完全不同,在那里穿棉衣还觉得有点冷,而在这穿短袖都热。这主要是由该地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吐鲁番盆地(市区和周围)海拔-154米是中国的最低点,而吐鲁番火车站位于盆地之外,两者之间海拔落差据说有1000多米,因此那里狂风骤雨这里却晴空万里。

因为同在吐鲁番的交河故城保存的更完好,而且两个景区的性质又非常类似,因此我就决定不被这几个收票的勒索坚决的不进了。这是在城外拍的远景,高昌故城的核心部分大约一两千米见方,如今是一片破败。

这里是火焰山景区的大门我同样没有进,在我身后的那道有点发红的秃山就是火焰山。火焰山是一段东西长100公里南北宽9公里的山体的总称,离着很远都能看见(上一图在高昌故城拍的远景也是火焰山),因此没必要进去。

如花40块钱进去,无非就是在一些假的不能再假的西游记背景道具前拍照(铁扇公主的胸被摸亮还上过新闻)。

吐鲁番的葡萄沟是另一处誉满中华的地方,但现在想进这里要花60元人民币。里面有风俗展示、葡萄加工演示、民族歌舞表演等游览和体验项目,不过我赶到这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当天的大部分娱乐活动都已经结束。
前一篇:吐鲁番站跟吐鲁番不是一回事
后一篇:藏族导游也越来越不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