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世界近代史序幕的城市(遗A)

标签:
葡萄牙里斯本贝伦塔世界遗产热罗尼莫斯修道院 |
分类: 游记欧洲 |

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是大航海时代的启航点,也是拉开人类近代史序幕的城市。

里斯本市区人口接近60万,整个都会区的人口超过了300万,是欧洲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它南临特茹河的出海口北靠辛特拉山,是座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的城市。

这里是市中心著名的罗西欧广场,远处的是圣胡斯塔升降机,它是座历史悠久的观光塔。

葡萄牙民居有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先来看看这种被欧洲人称之为法兰西式的阳台。它其实是没有阳台,只是在门外加了一道铁栏,防止住户在望景或透气的时候跌落,这种阳台在欧洲各地都能看到。

现在看到的这种阳台我只在葡萄牙看到过,我称之为“葡萄牙式阳台”(画面右边的阳台)。这个更夸张,连挡人的栏杆都没了,只有一圈起装饰作用的小围栏,而围栏里是空的根本站不了人,很多住户都在里面晒衣服。

里斯本的历史可追溯到罗马时代,中世纪还曾被穆斯林占领过,从1256年开始正式成为葡萄牙的首都。

里斯本的坡度使它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一些古典建筑会显得更加高大壮观。

上一图的建筑叫国家公墓,这座漂亮的建筑是座教堂,叫圣维森特教会。

里斯本城内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其一就是眼前的这座贝伦塔。它于1514-1520年间建造,原始用途是纪念达伽马航海和里斯本港口的防御,后来它还被用作海关、电报站和灯塔,甚至还被改造成监狱。

另外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这座热罗尼莫斯修道院,它的旧院建于约1450年,今天我们看到的新院是1502年开始修建的,前后历时50年才最后竣工。重建它的目的也是为了庆祝达伽马成功远航印度,但建成后它却一度被用作王室的葬礼,后来才渐渐地成为海员出海前进行祈祷的场所。

该修道院建造前期是采用曼努埃尔式建筑风格,但在曼努埃尔一世逝世后工程一度停止(1520年),直到1550年,新建筑师开始转为采用文艺复兴风格继续建造,整个工程到1580年才算正式结束(真是慢工出细活)。

其实热罗尼莫斯修道院是一座没有完全完工的建筑,当时是因为西班牙挪用了它的建造款才结束建造的。

在热罗尼莫斯修道院的南边是座漂亮的花园,花园对面的远处就是著名的航海纪念碑。

航海才是里斯本这座城市最引以为豪的历史,这座航海纪念碑又叫发现者纪念碑,是为纪念著名航海家恩里克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它初建于1940年的葡萄牙世博会,但当时用的是易腐材料,1960年用混凝土重建。

纪念碑上一共有33位历史人物,领头的就是恩里克王子,在他身后两侧各有16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们都是大航海时代的航海家、导航员、历史学家、科学家、旅行家、艺术家和传道士等,由于名字太长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值得一提的是纪念碑东侧的第二个人,就是首位从海路到达印度的欧洲人航海家达伽马(我照的是西侧)。

葡萄牙人一直以来都是个航海民族,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对大海充满渴望。

也许会有一些葡萄牙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自己开过汽车,但绝对不会有一辈子没上过船出过海的葡萄牙人。每当周末,不少家庭都会拉家带口地登上自家的游艇扬帆出海。

里斯本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这画面上特别酷似旧金山金门大桥的桥,还有画面右边那座与里约热内卢救世基督像很像的雕像。欢迎朋友们在下期来收看《里斯本山寨版的“金门大桥”》。
前一篇:里斯本机场的卖房广告
后一篇:里斯本山寨版的“金门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