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秦淮

标签:
南京临江仙乌衣巷桃叶渡李香君 |
分类: 游记中国 |
秦淮河是条110公里长的地方性小河流,因流经南京城的一段而闻名天下,被称为“十里秦淮”。
从地铁出来,步行只要十分钟就可来到夫子庙牌坊。此时正值上元节过后,这里还在举办灯会。
从夫子庙牌坊到秦淮河,中间可以路过被誉为金陵第一园的詹园。它是当年徐达府的西花园,后来的清布政司衙门,又曾经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临时府第。民国时期曾经是江苏省的省长公署,又作过内政部、中统局、宪兵司令部等部门的办公地点,真可谓是身世显赫。所以这个园还是有看点的,如今它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
这段数几百米的街道两边有很多店铺,大部分都是卖南京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的,每个店铺的规模都不是很大。
这是夫子庙正街的牌坊,过了牌坊就是夫子庙的核心景区。这条街明显比刚才繁华,街边店铺也上了几个档次。
我并不反对在古街道上开现代的商号,毕竟时代在发展,而且所有的老字号也都有新生的时候。但现代的商店座落在古街上,在门面的设计上就应该多少配合一下总体的环境才好。
这是位于夫子庙对面的游船码头,是最繁华热闹的地段,由于是灯会期间所以游人非常多(向右是文德桥)。
牌坊的下面是一排风味小吃摊,它们的价格不菲但味道的确是不敢恭维(中国的很多品牌和景点就是这么玩砸的,一个灌汤包15元,打开一看,还真是灌汤的一点肉都没有)。
夫子庙里面是灯会的真正现场,需要凭票进入。人实在是太多我就没凑热闹,只是在门外遥拜了一下老先生。
夫子庙的隔壁就是江南贡院,这里曾经是科举的大考场,唐伯虎、郑板桥、施耐庵、李鸿章等各朝代的历史名人,当年都是从这里考取功名的。如今真正的贡院早就已经没有了,只是还有个小型的陈列馆在原址。
再往前去就是以餐饮为主的商业街,里面有很多中外知名的饭店。但是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现象,这条街上叫晚晴楼的饭店有好几家不知道哪一家才是真的。我想寻找一家经营南京板鸭的饭店,可找了两个小时也没有找到。
在秦淮河的对岸,与正街跟河平行的还有一条老街。这条街相对冷清但更古朴一些,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中国最著名的红灯区之一。
这条并不是很宽的小河就是赫赫有名的秦淮河,右边的码头是非常有名的桃叶渡。我的身后是著名的文德桥,那里也是秦淮河河面比较开阔的地方(码头处,见博客的第一幅照片)。
这条乌衣巷是因东吴的禁军乌衣营曾在此驻扎而得名,东晋时如王导和谢安这样的名门望族也曾经在此住过,不过让这巷子名闻天下的人是刘禹锡,他的一首七绝《乌衣巷》让全中国的人都认识了这个地方。
这座李香君故居比较搞,不知道这楼当年是不是青楼?中国的很多景点确实是只有名字是真的。
游到此处突发感慨填了一首词:
自古秦淮风月事,
几多才子佳人。
莺歌艳舞醉缤纷,
推杯酌客舫,
隔岸望红尘。
一水青楼连贡院,
教人左右销魂。
都为富贵远清贫,
繁花终落去,
万物尽浮云。
——《临江仙》夜游秦淮
一路上小吃不少,但要么不合口味要么排队的人太多,从中午在浦东下飞机到现在(晚九点)还什么都没吃过。
老街上的饭店是不少,但我这样的单身游客进去后都没服务生愿意理我,估计是考虑我的消费额不可能太高吧。
最后还是在这家小吃店里找到了座位,据说这“老张兴”同样也是一家老字号。
一碗鸭血粉丝四个烧饼,两个甜的两个咸的都很好吃。总共消费了20多,吃得很饱也很好,有时候幸福不一定需要多高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