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老边境遇刁民

(2010-05-24 23:37:51)
标签:

泰国

老挝

万象

廊开

湄公河

分类: 游记亚洲

    从乌隆向北,一个多小时车程就是泰国和老挝的边境,这里归廊开府管辖。府城廊开是个很小的小城市,它就座落在泰老界河湄公河的南岸,河的对面不到20公里的地方,就是老挝的首都万象。

泰老边境遇刁民

    说到湄公河感觉很亲切,它主源为扎曲,发源于中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湄公河干流全长4880公里,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南海,是亚洲重要的跨国水系,也是世界第六大河流,流域内除中国和缅甸外,均为湄公河委员会成员国。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下游三角洲在越南境内,因由流入南海时有9个出海口,故越南称之为九龙江。画面上我身后的就是湄公河,这也是多年来头一次在地理上跟中国走的这么近(此地到云南直线距离不过三百公里)。桥是泰老友谊大桥,只有公路没有铁路,对岸就是老挝看起来明显没有泰国发达。

 

    湄公河有一半长度在中国(2139公里),落差大水流急非常适合发电,中国在上游建了不少水电站。流出中国后,河水就变得缓和比较适合航运,老挝是六个流经国中拥有长度第二的国家,大约有1987.7公里(自己独有777.4公里,与缅甸分享234公里,与泰国分享976.3公里)。河水流到万象和廊开这已经非常舒缓,河面也很开阔,以湄公河的流量看应该能行驶吨位不小的船,这座大桥举架很高,说明也是为考虑航运的设计。只是沿河没什么大城市,大部分航段又是界河没有发达的经济产业带,所以河面上很安静几乎没什么大型船队经过。由于湄公河经济带尚未成型,所以廊开这边境小城也就没借到多少航运交流的便利。它依旧破落安静,这对于旅游者来说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至少可以看到更多原始风貌。

 

    老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也许这话有些道理。我在泰国生活了两个月,泰国人给我的感觉普遍善良,即使在曼谷和普吉岛这样鱼龙混杂的地方,所遇到最不可爱的人,不过就是为多赚钱而带我满城转的嘟嘟车司机,但他们还都始终保持着微笑。我在廊开遇到的嘟嘟车夫就与善良无关了,他的做法很粗旷基本相当于抢。

 

    从乌隆到廊开交通很方便,每半小时就会有班大巴往返,本来就60公里,但私人客车一路边喊边走边停要一个多小时。在两府交界处会有军人上来检查证件,我因为衣服口袋少没带护照,差点被当做偷渡客逮捕。廊开只有一个汽车站,跟其他泰国城市一样,每当客车进站都会围上来很多嘟嘟车司机,他们见到黄头发游客就用泰国英语揽生意。由于这地方偏远西方人来的少,我这车上一共就三个还都在半路下了车。司机们看到满车都是黑头发纷纷失望而去,只有个长头发浑身刺青的家伙不死心无意中用泰语问了我一句,我用英语回答,听不懂。。。于是他眼睛一亮,像发现了猎物的猎豹。。。我们谈好路线,先去友谊大桥再去河滨公园再去中心广场,一圈下来150泰铢(或者200,忘了)。开始他表现还行,一路有说有笑还给我介绍周围地理,然后开始跟我套话问我的国籍。到友谊大桥后他开始变脸,跟我说路太远时间太长得加钱,我假装听不懂。。。到河滨公园时他反复强调至少加一百,我说到地方再说。。。最后因为他墨迹政府广场没去。回到汽车站,他把车停在一群刺青男旁边,跟他们在那里叽里呱啦地不知说些什么。我按原来说好的数给他钱,他很不满地跟我吼叫。我面无惧色地跟他说:“这是开始就说好的,你没履行诺言我不会多给,要不服到哪我都陪着你”,最后他不了了之了。我在中国和欧洲属于二等残废,但在泰国还算魁梧,出国在外,这种情况要是软下去后果会更严重,只有“强硬”才有希望(不是瞎强首先得有理,有理才能走遍天下)。

 

    刚才说的政府广场上有座石碑,是为纪念1886年泰国入侵老挝而立的,最大特点是碑文有四种文字(分别是中、英、老、泰),可见那时候中国在东南亚影响还很大。泰国一直是地区列强,是亚非拉少数几个一直保持独立的国家,在历次世界和地区战争中也都是占了便宜的国家,这座100多年前的石碑就是最好的见证,可惜这黑心司机搅和的没有去。

 

    廊开除上述人文景观外,还有很多不错的自然风光,但大部分在下面的县里都是山高路远的地方,我因时间和交通的局限没有去。这一带人口少社会发展慢,很多地方自然生态保持的很好,估计那些风景都很美,下次有机会一定去看看。另外没有过去看看老挝也挺遗憾的!

 

    下周返回曼谷,去看看泰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王朝“阿育他亚”的故都——大城。欢迎大家准时光临!

 

返回孤帆远行的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