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無巢之鷹
無巢之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575
  • 关注人气:8,2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蜗居》及剧中人(上)

(2010-01-18 23:43:04)
标签:

蜗居

潜伏

影视

男女

社会

分类: 杂文

点评《蜗居》及剧中人(上)    电视剧《蜗居》我觉得是部很一般的片子,但就是这样一部普通的电视剧,跟去年同样普通的《潜伏》一样,却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热播剧。这其中有很深厚的社会背景和因素,大家都在剧中找到了现实生活的影子,剧中人物的所作所为我们也是非常的熟悉,好象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这两周因电脑的原因,游记先暂停一下,也跟大伙调侃调侃娱乐的东西。今天就聊聊我看过《蜗居》后的观后感。说的不好,欢迎拍砖探讨。

 

    在正文之前先定下基调,由于《蜗居》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我不可能尽述,受网络环境所限,属于社会深层问题和社会制度范围的事不在本文调侃的范畴,我们只从市井的角度切入。

 

    我觉得《蜗居》从原著到剧本再到电视剧,总的来说是部很一般的作品。它之所以这么有号召力,主要是因为它表达的真实,把很多我们这个世界里正在发生的事情展现了出来,用艺术的手法让人们看得更清楚。作为影视剧,该剧的闪光点是演员把各个人物把握的也很真实。所以说无论书还是剧,它最大的优点在于“真”,这也是所有文艺作品都应该遵循的基本法则,没有真就没有了基础。还是从剧中各个人物入手来谈谈我的观点:

 

郭家父母

 

    郭海萍和郭海藻的父母在整部剧中的份量不是很重,但确实是起到了坚实绿叶的作用。两位都是教师,生活在南方小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他们却养育了两个“叱咤风云”的女儿。咱们不谈故事,因为故事都是作家编的,咱就来说说人,说说跟两位老人处于一样地位和角色的人。

 

    在中国,类似郭家父母这样的岳父岳母,恐怕没有一亿也得有几千万,是我们普通大众里一个很大的群落。他们女儿所出的事,在很多家庭也都会发生(海藻的事情特殊点,海萍所面对的事可是普通大众都要面对的)。现实中人们在处理这样事的时候,有多少能达到郭家二老的水准呢?要我说恐怕连20%都很难达到。从结局来说,两位老人挺失败。辛苦养育的两个孩子都没什么大发展,祸还都惹了不少,尤其老二还造成了终身遗憾。但这更多是时代和社会造成的,很多都是他们力所不能及,他们该管的基本都管到位了,他们能做的也都做了。记得妈妈在剧里说过这样一句话(原话记不住,大概意思):“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就是家里穷,没有让你们在富裕环境下长大。。。”老太太说得很对,她很无奈。

 

    为什么说老太太说的对呢?大家细想一下,现在的年轻女性是不是绝大部分都跟郭海萍一样(其实海藻那类也不少只是都不承认罢了),施尽浑身解数都要留在大城市?答案是肯定的,切不说多少女人为绿卡嫁外国老头,就是为北京或上海户口也有不少不择手段的。什么原因?从根上说,还是见的世面少禁不住灯红酒绿的诱惑。在富裕家庭里女孩更容易见世面,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对利益诱惑的抵抗力要比没见过的高很多(女人有很多弱点,贪心和攀比是最普遍和致命的,富足,尤其未成年时的富足,是治疗贪心和攀比最好的良药)。老话说的大家闺秀就是这个理,历朝历代的名女几乎没有出身寒门的,即使穷人出身也差不多都有过青楼和风月场的经历,那些也叫见世面。比如:貂禅(至少是中央级官宦家庭里出来的),武则天(他爸也是官吏),佘太君(大户人家出身),慈熹(正宗八旗子弟),秋瑾(家里没钱怎么能学习,不学习怎么知道民主?),宋氏三姐妹。。。例子一抓一大把。从现实角度看也是,甭管富家女毛病多少,可在大事上确实比穷家女看的明白,泡白富美也确实比泡柴火妞要困难的多。

 

    还有一点我很敬佩两位老人,那就是修养。他们是普通人,也有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和七情六欲。他们也发火咆哮,但始终能做到在可以发的地方发,在不该发的地方不发。这看似简单,却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的。大女婿不会钻营,常年跟女儿挤在弄堂里,坐月子时老太太来帮忙,条件再差也没说过一句为难女婿的话,没给女婿一点脸色。二女儿最后出了那么大的事,也从未对宋思明当面发过一次飙,这样的修养不是谁都能学的来的。老太太明白两个道理:第一,所有事情都不会因发火而改变,很多已既成事实,发火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事弄得更糟。现实中很多丈母娘,会经常用各种手段敲打不争气的女婿。一个活了30多年的老实人(窝囊人)难道是几句挖苦就能改变的吗?人还是原来的人,但挖苦过后心却不是原来的心了,不但生活不会改变,小两口间的矛盾会更多。即使说也应该在女儿没嫁的时候说,那时候可能还有用,说也要说自己女儿,说别人的孩子有用吗?已结婚生子就是一条船上的战友,再说那些话就不是搞建设而是搞破坏。第二,孩子只能是管自己的,别人的孩子根本管不了,没自己孩子的配合事情也不可能发生。

 

    总结一下:两位老人家都是好人,更是明白人。虽然明白人也不一定活的明白,但不能因为这样,我们就都不想去做明白人。从概率角度讲,世上所有事都没有100%可靠的,做明白人活明白的概率要远高于做糊涂人。愿天下父母都能学学郭家父母,我也早晚会当老丈人,他们也是我学习的目标。

 

小贝

 

    小贝,真不愧为当今这时代男孩中的楷模。人帅气、活泼、聪明、有本事谋生、知道关心人、还能艰苦朴素。。。几乎把普通人可能具备的全都具备了,可谓是平头百姓中的极品。可就是这样一个极品男孩,却在剧中成为一个最值得可怜同情的对象。过来人都能看明白,所有的一切基本都不是小贝的错。说是时代和社会的责任有点远,就个体而言他所托非人,海藻根本就不适合他。如果是成熟男人,碰到这情况会有更多办法,会放弃这个不该拥有的女人。可小贝太年轻,这事也是他成长道路上的一课,健康的他经历这个过程之后将更加极品,事实上在剧中他的结局也是最好的。

 

    具体矛盾还是出在“钱”上,起因是海藻的姐姐要用钱。这事无论从什么角度讲,小贝以他的实力和年龄,能做到剧中所表现的那样都该给90分。正如宋思明所说:“慷慨源于拥有。”有钱当然底气就足,小贝的为难主要是因为穷,不然以小贝的经历和性格会比宋更加慷慨。天下大部分都是穷人,这事换做我们该怎么处理?笔者的看法是:人生在世碰到的事实在是太多了,普通人能力都十分有限,面对危机时最好是分出条理,把所有事进行排序,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然后按轻重缓急来一一破解。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先合并同类项。我们学的都不少,可大部分人只会考试却不会在生活中运用。具体到小贝和海藻之间所发生的事,我觉得责任更多的还是在海藻。首先,从法律上讲她跟小贝什么都不是,小贝没有义务分担她的负担,何况这还是她姐姐的事。你爱姐姐没错,但不能强迫别人陪你一起爱,你姐姐有难你可以管,但管不了还硬要管,还要把危机转嫁给他人,这就是慷别人之慨。

 

    综合历史、法律和社会现实,古今中外绝大多数国家法律,都把继承关系的第一人定为配偶。地位高于生养自己的父母和与自己有直接关系的子女。看起来挺不合理,但细一想又很合理。父母子女跟我们朝夕相处的时间大概是20多年,夫妻则可以达到50年以上,夫妻是双向唯一的而父母子女却不是(人可以有多个孩子,父母虽是唯一但不是“双向”)。所以正常的思维应该是,自己家庭的利益高于一切,其次是包含父母和成年子女在内的大家庭利益,再其次才是包含兄弟姐妹在内的家族利益。郭海藻显然没按照或根本没想按这个规则做事,姐姐出现危机时马上就把本属于小贝的幸福剥夺了,而且是半强制的。所以,要么她是没完成从女孩到女人的转变(不合格产品),要么就是根本没拿小贝这当家。否则真把这男人当自己的,真把这家当成自己后半生归宿的人,绝对不可能倾全部之力去为另一个家庭堵窟窿,尽管那家人也很近。

 

    说到这可能会有部分女网友说,小贝作为未婚准丈夫,在海藻家出事的时候应该有所表示吧?没错,按中国习惯这是正常的,小贝也不是想一毛不拔,可海藻的要求是全部,而且海藻的姐姐还在不断地制造新窟窿。拍着良心好好想想,自己辛辛苦苦忙碌才勉强活的凑合,本来没事突然间多了一个人闯进你的生活,并不断制造麻烦,你还得总陪着买单,你是什么感受?

 

    最后概括一下:光有长像、幽默、能力、修养、学识、勤劳、朴实、力量、坚强、勇往直前。。。就想成为伟大男人或是成功男人还远远不够,还缺少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放弃。争取是困难的,放弃同样也困难,人要学会进取,也要学会放弃。能拿得起还能放得下的人,才是真丈夫。

 

    这东西一罗嗦就很长,为不让大家反胃咱们还是断开分着说,周五发下一部分,重点聊聊郭家两姐妹。欢迎您有不同意见大家互动,这样才更容易得出正确结论。

 

返回独行者首页

 
看看大家的意见,关于小贝和海藻最多可选2项
发起时间:2010-01-19 00:00    截止时间:2010-12-31 23:00    投票人数:0人
  • 0(0%)
  • 0(0%)
  • 0(0%)
  • 0(0%)
投票已截止
最后投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