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

(2009-05-05 05:36:35)
标签:

芬兰

地铁

大教堂

有轨电车

赫尔辛基

分类: 游记欧洲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芬兰差不多是世界上拥有湖泊和树木最多的国家,也是一个美丽安静的地方。赫尔辛基是芬兰的首都,400多年来,她一直安祥地伫立在波罗的海的芬兰湾北岸。她还有个美丽的别称叫“波罗的海的女儿”。这尊位于赫尔辛基南港广场上的雕像,名字就叫“波罗的海的女儿”,是这座城市的标志,也是所有旅游者都喜欢留影的地方。下面这张照片我给起的名字就叫《波罗的海和我的女儿们》(图为赫尔辛基码头)。

                         在广场的一侧,我发现了一个熟悉的标志,那里是瑞典驻芬兰大使馆。它没设在使馆区,孤零零地独自座落在港口,看来这两个国家的联系确实很紧密,为方便瑞典人办事,使馆都直接设在了港口。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

几乎所有介绍芬兰的资料上都明确地写着,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芬兰语和瑞典语),下了船在大街上一看确实不假,所有道路和地点标识差不多都用两种文字书写,但几乎满大街都找不到一个会说瑞典语的人。过了大使馆再穿过两个街区,就到了赫尔辛基的上议院广场。这里就是赫尔辛基的标志性建筑——大教堂的所在地。

 

白色的教堂高高地建在48级台阶之上(以前很多介绍和私人博客里都写成百级台阶,我特意数了数,就算我这个不准也绝对要比百级台阶精确),背景映衬着蓝天显得它更加神圣与壮观。它是赫尔辛基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堂的尖顶相对于海平面高度大约是83米,是全城的制高点之一,从海上来赫尔辛基,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望到它。教堂前面是个不算很大的广场,广场四周是银行和议会,广场中心的雕像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芬兰在独立前是受俄国统治,独立后又跟俄国(苏联)发生过两次战争,二战后,还因为意识形态分属两个敌对的阵营。不说是世代深仇,至少肯定不是和谐美满,但在国家的中枢,居然还能立着俄国皇帝的雕像,一直都没有拆毁真是不可思议。这就是欧洲,与我们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

过了大教堂再往西偏北方向走,就到了赫尔辛基市的中心地带,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也在这里。跟其他地方一样,车站里的信息也都有瑞典语版,芬兰的很多地名就是当年归瑞典管时命名的,所以乘车买票跟在瑞典没多大区别。这个货币兑换处倒是很有意思,用50元人民币的海报做招牌,证明现在人民币已越来越受重视了。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

刚出国的时候,在欧洲大陆就明显感觉人比中国少很多。到了瑞典,感觉更是到了无人区,不过到了芬兰之后,才知道到底什么叫人烟稀少。跟赫尔辛基相比,斯德哥尔摩基本上就是一人满为患车水马龙的地方。看看芬兰的火车,有的居然只有一节车厢。

 

赫尔辛基大街上的行人非常少车也不多,包括闹市区。但这种有轨电车的相对数量却非常大,线路至少遍布我所走过的所有街区。车辆也各式各样,从很古老的老爷电车到很摩登时尚的都有(下图为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内部)。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看着这满大街跑的摩电(有轨电车的意思),不由的想起个问题,难道赫尔辛基没有地铁吗?于是我开始注意寻找所有通往地下的入口,可找了几个小时一直都没找到赫尔辛基的地铁。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

芬兰是个发达国家,几乎可以算是这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这样一个富国的首都,怎么可能没有地铁呢?最后,还是通过网络了解在芬兰生活的华人才搞清楚,原来赫尔辛基有地铁但还没形成网络,目前只有一条通往东郊的线路投入运营。全线17个车站,其中市内只有6个车站。因为覆盖的地方少,所以乘坐的人也不多,尤其我们这些外来人更是用不上,因此也就没有醒目的标志也没有专门的售票系统(下图为赫尔辛基最繁华的地带,远处就是中央火车站)。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

我从很多年以前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在标志性地点或建筑物前照一张像,然后再给自己邮一张当地的风景明信片。等到老的时候翻开看看,回忆下一生所走过的路。赫尔辛基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在国外想办点事,哪怕就是这么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事,还是比在自己的国家困难。

 

芬兰是用欧元,普通小店里花不了瑞典克郎,只好先找自动取款机取欧元。更头疼的是,我到赫尔辛基这天是周日,邮局和很多商店全都关门,满大街也找不到会瑞典语的人,只能用原本就别扭如今更是忘的差不多的英语问路,跑了很远都没找到卖邮票的地方。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 

最后,还是在码头上一个卖冰激凌的小亭子发现了个可以说瑞典语的哥们。。。

 

当时这哥们正跟另外一个哥们泡小亭子里卖冰激凌的靓妞,这妞泡的也不容易,大冷的天还要顶着风吃冰激凌。我开始是问小姑娘,可她不会说瑞典语,这时跟我合影的那哥们马上把握机会,开始当着妹妹的面展示起他的语言能力,用不太流利的瑞典语告诉我什么地方可以买到我要的东西,我按他的指点很顺利地就买到了邮票并找到了邮箱(图中就是港口附近的一个邮局,门上左边写的是芬兰语右边就是瑞典语)。

没有地铁网的赫尔辛基 当我回来的时候,那两位还在那泡着,天很冷冰激凌也很坚挺。他问了我买到了吗?我说一切OK我们互相赞美了一番对方发音的特色又寒暄了几句别的,最后大家一致决定要合一张影。我得感谢他给我指了路,他得感谢我为他创造了一次才艺展示的机会。

 

赫尔辛基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外来移民也相对较少,所以这里不是很热闹,但也因此保留了更多原始风貌和更纯正的风土民情。下周二,将带大家走进历史,去回顾赫尔辛基这座美丽的城市,在过去的几百年里都经历了哪些血雨腥风?欢迎朋友们准时赴约!

 

感谢博论坛《驴行天下》大力顶置推荐!

 

返回伯爵首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