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运动性疲劳与恢复过程(练习题参考答案)
(2010-06-09 09:49:00)
标签:
答案生理学试题运动运动生理学疲劳恢复体育 |
分类: 学习讨论区 |
一、填空题
1、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
2、生理极限,动态变化中
二、判断题
1、×
三、多选题
1、BCD
四、名词解释
1、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
2、超量恢复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
五、简述题
1、生理性疲劳是机体功能暂时下降的生理现象,是一种“预警”信号,是防止机体功能受损的保护性机制。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经过休息和调整可以自行消除。运动性疲劳是人体进行连续多次的大负荷运动,机体不能在“预定和/或特定”时间、空间里重新建立适应性平衡的、复杂的机能变化过程。恢复时间长,需要专门营养、物理和心理手段辅助。
2、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主要有:(1)活动性手段: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整理活动;(2)营养性手段:能源物质的合理调配;营养物质的补充;(3)中医药手段(4)睡眠(5)物理手段(6)心理学手段。
3、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来水平。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越明显。如果活动量过大,超过了生理范围,恢复过程就会延缓。运动实践证明,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创造优异比赛成绩。
六、论述题
1、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根据恢复过程的阶段性采取不同的恢复措施。运动时能源物质主要是消耗能源物质,体内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下降。在学习运动技能中,应调整好运动的节奏,合理运动,积极性休息,避免过早出现疲劳。
2、在肌肉收缩时,乳酸主要在Ⅱb型肌纤维中生成。生成后即不断“穿梭”进入Ⅱa型肌纤维或Ⅰ型中氧化利用。所以,工作肌生成的乳酸大约有50%未进入静脉,再加上来自动脉血中的乳酸一起在Ⅱa或Ⅰ型肌纤维中氧化为CO2和H2O,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给肌纤维收缩利用。利用工作肌内乳酸穿梭特点合理分配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能使运动员承受较大负荷,完成较多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