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有氧运动能力(练习题)
(2010-04-03 11:10:36)
标签:
体育运动运动生理学有氧工作能力 |
分类: 学习讨论区 |
一、填空题
1、短距离跑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
2、长距离跑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强度(
3、在运动中即使吸氧量(
4、最大摄氧量反映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
5、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有(
6、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有(
7、影响乳酸阈的因素有(
8、乳酸阈、通气阈与运动训练、运动成绩有着密切的关系,其意义在于(
二、判断题
1、运动后过量氧耗不仅用于偿还运动中所欠下的氧,而且还要用于偿还运动后恢复期所消耗的氧。(
2、由于需氧量与体重成正比关系,而身高、体重存在个体差异,因此用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进行个体间的横向比较是适宜的。(
3、最大摄氧量就是有氧工作能力。(
4、有氧运动能力不仅与最大吸氧量的大小有关,而且与维持最高摄氧水平的能力有关。(
5、在递增负荷运动中,用通气变化的拐点来测定乳酸阈,称为“通气阈”。(
6、乳酸阈是反映无氧耐力的一个指标。(
三、单选题
1、人体为了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称为(
A
需氧量
2、人在运动初期,运动所需的氧量和吸氧量之间出现差异,这种差异称(
A
运动后过量氧耗
3、在恢复期机体并不能立即恢复到安静状态,此时所消耗的氧量应包括(
A 氧亏
4、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中央机制是(
A
肺通气功能
5、影响最大吸氧量的外周机制是(
A
肺通气功能
6、乳酸阈反映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没有急剧堆积时的(
A
最大吸氧量
7、马拉松、滑雪等长时间的运动项目,体重比较轻有利于运动,因而最大摄氧量的(
A
相对值
8、对于中长游、速滑、自行车、划船等运动项目,与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的是最大吸氧量的(
A
相对值
9、反映人体的代谢供能方式由有氧代谢为主开始向无氧代谢为主过渡的临界点称为(
A
乳酸阈
10、决定有氧耐力训练效果的有效指标是(
A
最大心率
四、名词解释
1、运动后过量氧耗
2、最大摄氧量
3、有氧工作能力
4、PWC170
五、简述题
1、简述运动后过量氧耗的影响因素。
2、简述一下乳酸阈的因素
3、简述最大吸氧量和次最大有氧能力测定方法的异同及其生理依据。
六、论述题
1、试述最大吸氧量的主要生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2、试述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因素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