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潭
陈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72
  • 关注人气:1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青霞的诗歌难道是“梨花体”?

(2007-11-17 20:35:35)
标签:

我记录

情感空间

时事评论

分类: 娱评
         W020071112535870855199.jpg         
           林青霞的诗歌难道是“梨花体”?  文/陈潭
      近日,林青霞回青岛老家时写下了处女诗《家乡的风》,惹来争议。诗人沈浩波认为这不能称为诗。而梨花体诗人赵丽华高度评价,认为《家乡的风》有稚拙之美,在她眼里胜过余光中的《乡愁》。(11月17日《新文化报》)
      息影多年的林青霞,也开始写诗了。其实,这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现在的林青霞已经告别影视,重新融入新的环境。正如其所言,她想追求文化艺术,做个艺术家。也许是出于艺术家的情怀,林青霞选择诗歌,表达思乡之情。
      严格地说,林青霞不是真正的诗人,她距离诗歌艺术之路还相当遥远。从这点来看,林青霞处女诗惹来争议,不足为奇。更何况作为著名影星,林青霞的一举一动必然引起社会的关注。然而,梨花体诗人赵丽华的评价,不得不让人心生疑问,难道林青霞的诗歌是“梨花体”? 
     从诗歌内容来看,林青霞的诗歌过于浅白。尽管其通俗易懂,但它没有诗歌应有的艺术性。当然,我并不否认,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一种大智慧。但是,大智慧必须有艺术支撑。毕竟,诗歌是艺术与思想的高度聚合。
      赵丽华的评价只看到了林青霞诗歌的浅白,抑或其认为的通俗易懂。其实,这只是赵丽华固有的“梨花体”式解读。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说,《乡愁》应该是怀乡诗歌中的经典。但在赵丽华看来,《乡愁》竟不及林青霞的处女诗。因为《乡愁》与“梨花体”格格不入,而林青霞的处女诗却含有“梨花体”具有的内容直白、浅显元素。
      那么,林青霞的诗歌是“梨花体”吗?显然不是。众所周知,“梨花体”不但内容直白、浅显,而且缺乏诗歌应有的思想。诗人韩作荣甚至认为,“‘梨花体’其实与诗歌无关,那仅仅是宣泄!”而林青霞的诗歌却有思乡之情。看来,林青霞要当艺术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目前她需要分辨争议的是非,远离“梨花体”的纠缠。  

 

林青霞的处女诗如下:

《家乡的风》
 
    山东青岛我家乡,
    爹和娘的生长地。
    我问爹呀我问娘,
    是否化成家乡的风?
    请你轻拂我的发梢,
    让我重温你们的爱。
    我问天空我问云,
    可否化我为枝上鸟?
    随着那风儿游老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