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殇(十) 基本假设
(2009-02-12 09:21: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血殇 |
八、“基本假定”
河南疫情报告中的几个“基本假定”
8.1 艾滋疫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国现有HIV/AIDS约65万人,人群感染率平均为0.05%。(卫生部,2006) 根据覆盖率100%的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和流调监测数据分析,河南人群HIV感染率约为3.5/万(光明日报,2004) |
即全国平均水平为0.5‰,河南平均水平为0.35‰。“官方数字给人的印象是,河南是艾滋病低流行地区。”(人民网,2006)
8.2 “拉网式普查”未要求弄清艾滋病死亡数和输血感染数。
拉网式普查方案要求“三个弄清,五个100%,一个不漏” ,即弄清既往有偿供血人数的底数, 弄清其中HIV感染数,弄清其中现症病人数;既往有偿供血员普查率100%,核查登记率100%,采血检测率100%,HIV感染者的CD4检测率100%,HIV阳性产妇免费母婴阻断率100%。(房其美,2005)即“三个弄清”只涉及“采供血”中的“采血”所致的感染数和发病数,未提及死亡数,也不知道对已故者作何处理,更不涉及输血问题。
8.3 覆盖率100%≠覆盖率了100%的既往有偿献血员
当听说“覆盖率为100%的既往有偿供血员普查”(光明网,2004)(余薇,2005)时,可能是“普查覆盖了全省100%的行政村和居委会”(光明网,2004),从未听到有人宣布“普查了100%的既往有偿供血员”。原文如下:
根据2004年8月底结束的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普查……覆盖了全省100%的行政村和居委会,共登记既往有偿供血人员280476人,HIV抗体检测260025人,检测率96.0%,阳性率为8.4%。(光明网,2004)(王阿敏,2005) |
8.4 河南普查的“定义域”是28万既往有偿供血人员
上表中,260025/280476=92.7%≠96.0%,似有9504人不属于“应检测对象”。对4%因外出务工暂未检测既往有偿供血者,各地已掌握到人,实行负责制,在春节前全部完成检测任务。(光明网,2004)不知这4%中的失访率有多少?这次普查的漏报率有多大?
8.5 上蔡疫情占河南疫情的1/3
当河南宣布现有25036例感染者或累计报告30387例感染者和4294例死者时,同期上蔡县的数字是多少?上蔡仅在2003年的一次不完全普查中就有6000人被确认为HIV感染者,死亡人数超过1600人,加上没被查到的,“仅上蔡感染数就应超过1 万人”。(人民网,2006)据悉,2001年6月时上蔡估计实际感染数约7000-10000人(喻尘,2005);2002年估计有感染者1.44万人。即,上蔡的感染和死亡数约占河南的1/3,或更多。由此看来,河南疫情主要集中在豫东南,且又主要集中在上蔡。
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有: 驻马店是河南全省血站和献血员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上蔡农民献血遍及全省,献血次数多,流动性大,多单采。(王亚,1995) 河南2004年春派出38个“驻村工作队”时,有22个村就在上蔡。之前省里给驻马店的艾滋减灾款项亦大多拔给上蔡。 不直接支持的证据有: 类似上蔡县的情况在河南还有很多,如新蔡县、确山县、沈丘县等。(人民网,2006) 98-01年在郑州和北京收治204例河南患者的地区分布为:开封37例,驻马店33例,周口26例,商丘25例,南阳18例,信阳14例,郑州10例,其他41例。(何云,2002) 上蔡献血员的数量占河南总数的1/6(4.8万/28万)或1/8(3.5万/28万)。 2001年某省北、中、南三县献血员感染率分别为34.2%、44.4%和15%。(郑锡文,2003) |
8.6 张可一人所见河南疫情的1/2-1/3。
张可在河南共诊治和调查艾滋患者11057例,其中2343人已死亡。(喻尘,2004) 吴尊友认为,张可调查的村庄是高发区,对感染者的统计也有重叠。(人民网,2006) |
死亡数应该不会重。感染数重叠也好办,双方对对名单即可。
8.7 遗孤
2004年,河南妥善安置了全省1856名艾滋致孤儿童和361名致孤老人。(中国青年报,2005) 截止2005年9月底,河南省有艾滋病遗孤1634人。(王阿敏,2005) 在河南、吉林、云南和山西,只有父母双亡的艾滋孤儿才能享受减免学费,书费还得自己出。(华夏时报,2005) |
且不论上表数据之异同,只说在河南因艾滋病死亡(包括输血和儿童)的4294人中,3264人是夫妻双亡,即3/4的死者来自同一家庭。
乌辛堃(2004)在河南探望一位带着两曾孙过生活的九十高龄太奶奶时,拍下了一张感人的照片。孩子的奶奶和爸爸因艾滋病去世,爷爷是感染者,妈妈改嫁不知去向, 另一男孩因养不了已送人。按上述标准,这3个孩子可能并未包括在当地1634名“艾滋病遗孤”中。
河南艾滋孤儿数比艾滋病患者更难估计。假如以当地约有6万人死于艾滋病、一位死者对应一个孤儿的话,即河南可能有6万孤儿。(张可,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