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悄然成大害
郑灵巧 刘慧
3
南京市蒋王庙街12号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病医院,是我国性病与皮肤病学科研究及防治的顶尖机构,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即设立其中。作为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紧密结合的国家性病防治机构,这里不仅统管着全国性病疫情监测,掌握着不同种类性病发展变化的最新动向,也负责开展对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记者日前从此间了解到,梅毒近年呈现了我国1964年基本消灭以来最严重的流行态势。自1979年12月报告首个发现病例,疫情逐年激增。1987年全国梅毒报告病例为数百例,1994年达4591例,1999年达80181例,1993年~1999年年均增长85%;2005年全国报告132775例,比2004年高出4万多例;2006年报告174506例,比2005年又高出4万多例。先天梅毒1991年发现首例,1994年全国报告12例,1997年全国报告数超过百例,2006年报告5999例。全国梅毒报告发病率2006年已从1987年的0.083/10万上升到13.35/10万,20年间增长了160倍;全国先天梅毒发病率则从1991年的0.01/10万增至2006年的35.29/10万,15年增长了207倍。
中国CDC性病控制中心主任张国成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1977年性病在我国死灰复燃以来,一直以发病急、症状明显的淋病报告例数最多。2006年全国梅毒病例报告数首次超过淋病,而且一、二、三期梅毒,隐性梅毒,先天梅毒报告病例全面增长,其中隐性梅毒和先天梅毒较上年增幅分别达到60.03%和47.54%。
全国疫情信息系统报告数据显示,除西藏、青海外,2006年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梅毒报告病例均出现增长,其中4个省区增长幅度在50%以上。在2006年全国报告的梅毒病例中,20~49岁性活跃人群的梅毒病例为125069例,占全部梅毒报告病例的71.67%;同时各个年龄组梅毒报告病例均高于上年,其中10岁以下儿童与60岁以上老人增长幅度最大。2006年全国男性和女性梅毒报告病例均高于上年,其中女性病例增长幅度高于男性,发病例数与发病率均已超过男性,男性和女性梅毒病例数之比为0.97∶1,男女发病率之比为0.94∶1。2006年全国有6个省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在60/10万以上,其中海南为67.55/10万,福建103.53/10万,上海112.21/10万,广东124.96/10万,广西196.53/10万,浙江208.87/10万。
张国成指出,目前全国以县为单位全国梅毒病例报告覆盖率仅为56.66%~68.27%。部分地区性病漏报调查表明,医疗机构性病漏报率在75%以上。因而全国网络直报的梅毒疫情还仅仅是实际疫情的一部分。
后一篇:梅毒悄然成大害(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