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护理耐心 |
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要求持续改善护理服务态度,杜绝态度不热情、解释没耐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
在这条新闻发布不久,某门户网站对此进行了调查,其中80%的群体表示自己曾经遭遇过护士不耐心。如此看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文治理护士没耐心,也算事出有因,确有必要。
只是,在通读通知全文之后,不免有些令人失望。因为在文件中出现的,无论是优质护理服务,还是护理岗位责任制,亦或是明确服务流程。都缺乏起码的新意,这些内容其实早已充斥于各家医院的诸多护理管理文件之中,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本身就是医院的工作目标之一,如今专门强调耐心一事,不免显得有些“重复劳动”了。
而且,耐心是护理工作必须具有的一种心态,每天面对林林总总,情况迥异的各类患者及其情绪焦躁的家属,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恐怕很难在护理岗位上坚持下来。从这个角度上说,能够在护理岗位工作一定年限的人,本身就是一群“耐心程度”比较高的人,如今,还要求她们注意耐心,似乎缺乏必要的针对性。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会遇到护士没有耐心的情况,在多数情况下并非护士不愿意“耐心”,而是客观条件不允许她们太有耐心。一个输液护士,有时1天要为五六十名患者输液,每个输液过程,都要核对患者信息,根据输液单为患者配置药物,然后给患者找血管、消毒、扎针,调整输液速度,中间还要调换药物,还要在患者的液体输得正好的时候为患者关闭液体,拔出针对,中间不论哪个环节耽误1分钟,就可能引起后续排队患者的急躁,而且,还可能导致工作无法按时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护士无法表现出太多耐心,因为耐心在很多情况下是要以牺牲工作速度为代价的。我国的许多护士在每天完成大量护理操作的情况下,还能够尽可能的解答患者的一些提问,应该说,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所以,护士们不能表现出患者需要的那份“耐心”,归根到底是她们不拥有让她们保持“耐心”的时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目前临床护士的配备不合理,这里面既有护理费用过低,医院无法通过护士获得利益的因素,也存在一些管理文件过于粗犷,缺乏严肃性的因素。例如,医院的管理文件要求医院的护士床位比是0.4(就是平均一张病床要配备0.4名护士),但是这个数字应该是实际为病床提供服务的护士还是全院护士和床位的对比数目呢。这里面就可能产生很大的出入,因为有些护士可能已经从事行政或者后勤工作了,但因为其具有护士证,就依然算护士,放在全院和床位对比,显得护士数量不少,但做护理工作的人员却并不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