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杂谈时评 |
在许多人的眼中,看病难、看病贵主要是普通老百姓的“专利”,不曾想这样的问题还能蔓延到领导干部。厅级官员虽然未必属于高级干部,但在社会上还是拥有相当的地位的,如今居然连他们之中也有人沦落到为了看病去卖房的地步,中国医疗对于一个家庭的摧残,真是太具威力了!
虽然,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疾病拖走了这位厅级官员的房子,但为了看病而全家返贫的现象,在我们国家几乎已算不得新闻,这让我们不能不审视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消费体系,存在着太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应该说,这些年来我国的医保体系较之从前,的确有了很多进步,例如医保范围的不断扩大,现在几乎已经涉及到了各个层面,保证了我国大多数的人口享受到了医保的福祉。还比如医保花费的实时结算,不但省去了广大患者年底报销的繁琐,也免去了许多家庭看病垫资的烦恼。此外,医保额度也在不断提高,北京地区的年度医保额度,从几年前的10几万元提高到30万元,为许多家庭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
但为什么还是有许多家庭因病返贫甚至到了卖房卖地的地步呢。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目前的医疗保险,主要还是立足于基本医疗方面,以北京30万的个人年度医保支付额度看,对于常见疾病,的确显得比较厚实,但是,一旦涉及肿瘤、移植或者慢性疾病康复等一些大病,就显得杯水车薪了,因为这些疾病常常在几天之内,就可能几十万元挥霍一空,如果想要完成规范的治疗疗程,花费常常数以百万计,在这个时候。医保提供的支付就显得十分有限了。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源于我们国家缺乏梯度式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医疗救治方面,没有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基本医疗机构,在医保支付方面,也没有一套成熟的,针对高收入群体的补充医疗保险体系。表面上看是大家实施了医疗公平,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没有针对各类群体相适应的的医疗流程,不论收入多寡,大家采取差不多的医疗服务,其结果必然会令部分家庭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基本医疗收费虽然十分低廉,但对于大病涉及的医疗技术,定价却有十分紊乱,不少花费令人费解,一些手术费动辄好几万,在ICU观察一天也是好几万,然而,其中的医疗花费是否合适,治疗是否必要,却常常在新技术、新方向的光环下,脱离了医疗常规的监管,游离在灰色的区域。
所以,要避免因病返贫的情况出现,我们国家必须要规范对于大病医疗中巨额花费的应用范围,保证合理医疗,与此同时,根据家庭收入的不同,建立阶梯式的医保支付体系,提高部分群体的支付能力,对于低收入群体,予以必要的社会支付,只要多管齐下,因病卖房的现象,应该能够得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