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评 |
12月1日,网络上出现了一条在某校兼职讲课的李医生在课堂上大讲自己接收红包的视频,视频中这位兼职老师在讲台上不但大谈自己当医生时收红包赚外快方法,还讲了许多涉及“暴利”的靶向治疗药物、高值(高价值)耗材等内容。并举例称,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止血所使用的纱布,“一块纱布1500块钱。”“(医生)起码能得到30%的好处。”还颇为诙谐地说“内科也好,外科也好,只有肿瘤才能挣钱”。
这位医生的话,无疑有许多水分,例如,他在视频的最后称,其妻子年终奖3万块钱只能抵上他每个月上税的钱。这显然不现实。如果每个月上税3万元,其月收入至少在6位数。放眼北京,几乎找不到哪家医院,能给一位涉世不深的医生如此高额的报酬。
所以,这位医生的说道,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一点谈资。
但是,这位医生的话虽然不甚真实,却也未必就是凭空杜撰。如他所言,不论是内科还是外科,有肿瘤的才能挣钱,这在许多医院就是不争的事实,肿瘤科医生的收入高于大多数的临床科室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如今的肿瘤治疗,确实叫其他专业的治疗,有着更高的医疗费用和更好的经济效益。这一方面源于肿瘤的治疗,容易挂上“新”“特”的牌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肿瘤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尤其强烈,更容易接受价格高昂的治疗。而肿瘤的疗效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即便效果不佳,也极少被追责,使得抗肿瘤的医疗市场中,缺乏严格的质量监管,充斥了不少鱼目混珠的情况,为一些不正当的医疗行为创造了条件。
此外,这位医生提到的高值耗材给医生提供高额回扣的现象,也是不良医疗行为发生的重灾区。由于我国在医疗耗材的定价方面存在加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不少医疗耗材的价格完全脱离了市场规律,而这些完全缺乏性价比的高值耗材,若想在医疗市场中打开局面,采取不正当的推销手段,就成为许多厂家的重要手段。
正是有了这些实际的或逻辑上的可能,才导致了这位医生讲对于这类话题的引申发挥。而他能用一种较为风趣的语调谈论这些事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这位医生,接受的许多信息,让他相信,这类事情,本身就是稀疏平常的。所以,尽管他的言语虽然未必真实,但背后却可能存在某种真实的成分,并非那种空穴来风似的杜撰。虽然,当事医生事后声称,网络上的视频存在PS的情况,假若真的如此,这也放映出,如今的社会,对于医生较为常用的联想,依然是红包、回扣。这恐怕已经成为这个行业,一时难以绕开的伤疤。
对于这样的一段视频,我们可以解读为这位医生身上的某些幼稚,也可以解读出他作为教师时的为师不尊。但也不妨解读为一个业内人士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真实认识,在本该治病救人的伟大行业中,红包和回扣确实侵袭了这个行业的纯洁性,有关部门完全可以将此作为一个切入点,对于医疗环境中存在的不良行为,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