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之18 医联体应像一个航母编队
(2014-05-14 09:37:05)
标签:
健康 |
所谓医疗联合体,就是以大医院为龙头,将地域内不同层级、类型的医院组合起来,内部“分工”诊疗患者,使床位等资源统筹使用。如果这样的医疗体系真的能够建立,那些龙头医院的医疗服务,完全有可能通过联合体作用,渗透到更多医院,从而提高我国的整体医疗水平,进而改善困扰了我国多年的看病难问题。
所以,建立医联体无疑是我国医疗进步的必由之路。
事实上,早在2012年,北京就已经在朝阳、友谊、积水潭等医院试点“医联体”的服务模式,在2013年更是进行了全市性的推广,许多医院都已经纳入了医联体的范畴,但广大市民似乎并未明确感受到医联体的存在。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根本还在于,目前的医联体并不能真正做到不同医疗机构明确分工,不同层次的患者各取所需的状态,广大患者认可的依然还是那些处于顶端的龙头医院,联合体内的其他医院还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做个不恰当的比方,建立医疗联合体在许多方面类似海军建立的航空母舰编队。航空母舰固然先进,但需要配合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水艇等不同层次的舰艇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如果不能发挥其他舰艇的作用,再先进的航空母舰也未必有多强的战斗能力。
在医联体中处于龙头地位的三甲医院,其地位类似于航空母舰,从道理上讲,这样的医院本不应该承担那些最基本的医疗工作,而应该将这些工作合理的分配给二级医院、社区医院这些“护卫舰”和“驱逐舰”,自己只从事那些高端的医疗行为。为体现不同的分工,在医联体中,三甲医院应该不设普通门诊,而只接诊社区医院或二级医院转诊而来的患者,于此同时,那些接受了医疗服务后,只需要接受二级护理的患者,必须转出三甲医院。只有这样的体系建立了,医疗联合体才可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