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 |
有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了《安徽定远男子没钱看病,自断双脚》一文,引起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记者就此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名叫刘敦和的男子,之所以会走到因无钱看病而自断双脚的地步,主要是因为他自己耽误诊治的缘故,如果早些治疗本花费不了多少钱(《人民日报》 5月14日)。
有病早治疗,这是最基本的一个健康常识,事实上稍微有些条件的人,但凡感觉到身体有点小恙,大多会找时间到医院去看看,大多数耽误病情的人,往往是疾病比较隐匿,表现出来的症状不明显,他们才会错过早做诊治的机会。
但刘敦和却不完全属于这种情况,今年2月,他在田间劳作时双脚受伤感染,被家人发现后,曾送至村卫生所就诊,当时村医建议其尽快到县医院检查治疗,这时,刘敦和及其家人选择了放弃,致使双脚开始化脓、腐烂并逐渐失去知觉。这之后,刘敦和才做出了用玻璃碎片断脚的举动。
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刘敦和由于自身经济条件较差,平时一个人生活,就医完全依靠亲戚帮助,所以,基本不具备按需求就诊的条件。因为双脚去县医院就诊,对于他而言有许多实际的难处,例如,医疗费谁承担,治疗期间,谁能到县医院去照顾他。
所以,刘敦和的疾病虽然有一些其自己耽误的因素,但其背后还是有许多无奈的因素。他的悲剧其实是农村人口缺医少药的一种写实。首先,当今的医疗水平进步很快,但农村的医疗状况似乎还停留在多少年前的水平,一个双足感染,就一定要到县医院才能诊治,这可能也意味着,一旦这些农村人口出现了心梗、脑卒中等急性疾病,也只能听天由命地往县医院送,农村医疗的状况,显然已经远远落后于我们这个时代发展的脚步。
其次,不但医疗技术缺乏保障,医疗保障制度也极不完善。和城市人口相对完善的医疗保险相比,针对农村人口的新农合体系也极不完善,不但提供的报销额度不高,对于刘敦和这样的人员也缺乏应有的关怀,由于他的委托人忘了为他缴纳相应的费用,居然没有一个提醒机制让他尽快补上,直到媒体曝光了,相关部门才想到补办的问题。而且,对于贫困人口,是不是可以减免他们需要交纳的费用?
最后,农村医疗和县医院之间依然缺乏必要的网络建设,像刘敦和这样的病人需要到县医院去就诊,接诊的村医能否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必然联系好床位,与县医院的医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如果暂时不去县医院,有没有备选的治疗方案,没有这样的保障,建议人去县医院就诊,只能视为是医疗责任的单纯转移,而不是交接。
所以,将刘敦和自断双脚的行为定义为自己耽误,显然有些简单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