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钢盔,医患之间一道冰冷的隔阂

(2006-12-29 00:45:53)
分类: 聚焦医患

近日深圳一家医院与患者家属发生纠纷,医生护士受到骚扰,为安全起见,医院要求全体医护人员带着钢盔上班,成为一段奇闻。

 

医患本来应该是站在同一战壕里抗拒疾病的“战友”,如今居然到了形同水火的地步,不能不让人产生对我们医疗环境的担忧!

 

其实,如今的医生虽然没有达到悬壶济世的高尚品德,但也非一个个如狼似虎,全没有一点道德。同时,患者大多也不过是希望能获得更好一些的治疗,也并没有太多非分之想。本来也没有多少无法调和的矛盾。如此严重的对立的状态,只能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彼此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这首先在于医疗知识的专业性上。隔行如隔山,作为理论体系较为复杂的医学,对一般人而言更是显得高深莫测,作为患者一方,必然会对很多医疗行为不能理解。可是真要询问,常常又问不到点上,给医生方面造成的印象就是该关心的不关心,毫无疑义的问题一大堆,彼此间很难形成有效的交流。

 

与此同时,目前的医疗培训体系对于医患交流缺乏必要的重视。不论在大学还是其后的硕士或者博士教育中,所有的教材几乎都只关心一个个的病,而很少提到人,这导致当前的不少大夫就如韩启德院士批评的一样,眼里只有病,没有人。并且,在如今的医院管理及考核体系中,重视的也是学位、论文、创新等指标,至于医生和患者的交流能力,很少得到重视,强化了一些医生观念中“与患者打交道如同浪费时间”的意识,形成了当前的医疗体系中,不屑也不会和患者打交道的局面。

 

另外,现在社会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在加强。可是相应的制度又跟不上,患者方面了解自己权益的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向医院方面打听。俗话说“过犹不及”,对于个人权利的过于敏感,无形中就会给医院方面造成“不信任”的感觉,往往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某种警戒,对患者的很多问题都采取敷衍的办法,以避免出现麻烦。

 

此外,当前社会上,在医疗纠纷中对医院利益的过于漠视,也造成了医生对患者的某种敌对情绪。如今很多医院都流行这样一句话“要想富,做手术,做完手术告大夫”。虽然医生也知道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这样,但这样的风险意识却不能不贯穿于很多医生的医疗行为中,让他们对患者时时保持警惕。

 

其实,在很多医患心里,都有一顶钢盔。患者用它来保佑自己少受医院的损害,医生也用它来保护自己别遭到患者的算计。如今深圳医院虽然已经摘掉了戴在医生护士头上的钢盔,但何时能摘掉隐藏在医患心里的那一顶钢盔,无疑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