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患对立中的制度缺陷  见2012年3月  《新京报》

(2012-03-29 10:01:36)
标签:

杂谈

    据报道,针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被残杀”事件,卫生部27日要求对医疗机构门急诊、病房等重点科室、部位,实行24小时安全监控,合理调配安保力量,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护。

    针对医生的暴力行为,需要严厉谴责。并且加强医院安保措施。可是,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医患冲突,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仅有这些措施是远远不够的。卫生部门在面对一桩又一桩医院血案的时候,也应该深刻反思,究竟是什么让医生和病人如此对立?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目前的医疗制度造成的?

    仇医情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人们对医生和医疗过程缺乏客观的认识,对医疗效果的期待值过高,导致因患者病情恶化而将怨气归结到医生身上等。但是,在很大程度上,目前的医患冲突,也不乏制度原因。

    此前上海一位病患家属给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发公开信,历数了自己的父亲——一位肺癌晚期病人因为医院的“治愈率”、“死亡率”和“周转率”等诸多医疗管理限制无法正常住院的遭遇,即是典型事例。俞正声后来给这位市民回信,认为其遭遇“制度缺陷的伤害”,并承诺将争取在制度上有所改进。

    此前,同仁医院一位女医生被患者砍伤,最直接原因就是医患纠纷调节机制失灵,案件被长期搁置得不到解决。

    在医疗管理中片面强调医院病床的周转率,迫使医院对一些需要长期治疗的病人采取强制出院的措施,无疑会给患者方面造成医生“冷血”的错觉。此外,在对医生的考核方面,经济指标的权重往往大于人文指标,致使部分医生无法把精力专注于医疗工作之中,影响了医疗质量。而医患纠纷调节机制失灵,也容易将矛盾极端化。

这些问题都和目前的医疗制度有关。现在,人们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和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制度脱离临床需要,加剧了医患矛盾。

    这次“哈医血案”的一些细节尚有待考证。但是,一个17岁的患者半小时之后,就变成了凶徒,恐怕不能仅仅归结于偶然。造成“哈医血案”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谴责犯罪、加强医院安保工作、消除社会戾气的同时,也亟需各级卫生部门清理制度中的“病疾”,让医生有尊严,让患者受尊重。

                                                                       □郑三海(医生) 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 见2012年3月  《新京报》" TITLE="医患对立中的制度缺陷  见2012年3月  《新京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