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让孩子破茧成蝶

(2009-04-16 15:46:35)
标签:

教育

中学生

关注

忽视

伤害

惩罚

金战网

杂谈

给我留言   家庭教育救助

  “老师,你不用管我,我从来就没有上过体育课。”樊东眼睛直视着我,是那样的坚定,让我仿佛觉得自己是在犯错。

  “为什么?锻炼身体、和同学们一起打打篮球不好吗.?你跑去哪里?又去干什么?”我气还没有喘匀,紧紧拉着樊东的手还放下,真怕他一下又挣脱跑了。

    樊东是班里有名的“独行侠”,上课睡觉,下课就不见人了。除了上网、看小说,他表现的没有一点兴趣和爱好,也很少与同学接触。

   “樊东,你不想上课,我也不准备逼你了,我给体育老师请假,可是你可以和老师谈谈心吗?”我调整好状态,希望他能够答应我的要求,因为我想我能够读懂他们的心,毕竟我也见过很多调皮的学生。

    他看到我充满希望的眼神,什么话也没说,只是眼睛在不断地向远处望。他眼神里面包含了更深的东西,我开始觉得他不在是一个小孩子了。通过他的默许,我给老师匆匆打了个电话,就和他攀谈起来。

    “老师,尽管你的年龄比我大了很多,但是你的心理年龄却不一定有我大,我刚刚18岁,可是我的心理年龄却已经是40几岁了,你说的所有话我都能明白,可是我说的话你不一定懂。”他眼睛一直没有看我,那话听起来像来自远方,让我觉得有些恐惧。

……

    “真的吗?既然我说的道理你都懂,为什么你不好好学习,给自己一个光明的未来呢?那你想过你的未来吗?你打算怎么去活,就是每天对着武侠小说或是电脑游戏吗?你觉得拥有这些你的生活就够了吗?你想过你的父母吗?他们怎么办?如果是你一个人,你可以养活自己,那我信;可是你的父母为你付出了多少?你没有为他们打算吗?”我想尽量唤起他对亲情的依赖,让他能与我靠得更近。

    “不要说他们,我就是要报复他们。这一切都是他们造成的,那他们就要付出代价。”他突然变得像一头受伤的狮子,就那样肆无忌惮地咆哮起来。

    “您知道吗?我曾经有很大的梦想。我知道自己学习不是很好,但是我还能排在班级的中等位置,我想去报名参军,然后到部队后再考军校,我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我也在向这个目标努力。可是,他们只想着自己的事情,从来也没有关心过我,他们下了班要么各忙各的,要么就是吵架,我在家里一点都不快乐。我的学习他们不操心,我的生活他们也没有在乎过,他们能做到的就是给我钱——吃饭,这也就是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我的家长会他们几乎没有一次参加过。唯一一次参加了,回来却也 “齐心协力”的给我吃了一顿鞭子。在他们眼里我是给他们丢脸的坏孩子,他们看到的只是我排在了班级的倒数几名,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我考试不好的原因。老师,你觉得他们爱我吗?我都怀疑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孩子。您经历过吗?你的父母是这样对你的吗?难道这样我还要对他们负责吗?也许我现在这样子他们才关注。”他像是一口气要把心中所有的委屈都吐露出来;我想也许他们缺少的就是一个倾听者吧。

    由于父母的忽视,孩子在想方设法通过另类的方式引起父母的注意,或是通过对自己的伤害去伤害父母,觉得这样是对父母的一种惩罚。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异而产生对异性的排斥,或是对未来的恐惧。曾经有人说过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可是很少有人考虑家庭的“非智力气氛”对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我不知道该怎样去抚慰他受伤的心,因为也许父母对他的爱是存在的,而我不能让这种爱在他心里消失,可是如果继续下去,也许他对父母的怨会更深。

    “那你是说你很想参军了,这个想法不错,可以锻炼人。老师以前也是想参军的,可是没当成,这才决心做一个好老师。”我希望他能给跟我打开心扉。

    “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去年我抱着那么大的希望,可是父母就是不同意;今年我已经失去了兴趣,他们反而让我去报名参军。老师,如果您是我,您会怎么样呢?我不想再考虑这些事情了,他们爱怎么样就怎么样,我有我自己的方式,反正现在我说话他们听不懂,他们说话我也听不懂。”他对我的称谓换了一个“您”,让我看到了希望,但我也从他的话中,体会到了他与父母之间的分歧。

    “老师相信你是一个有主见,能够分辨好坏的孩子。对于父母你可能有你自己的看法,我不想去给你讲什么大道理,但是我觉得你应该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看问题;你不是说你心理年龄已经很大了吗?那你也应该看到现在社会给所有人的压力有多大,就从学生说,为什么现在那么多的补习班?为什么父母一定要让你们学那么多的本领?为什么特长生会有优势?那么作为父母呢?他们所要考虑的不仅有孩子,家庭、工作,还有社会关系等等,他们所担负的责任更重。也许你现在体会不到,但是只要你能够为父母考虑哪怕一点点,或许下班回家后的一句问候,你就能看到父母欣慰的笑容。”我希望能尽力的化解他对父母的敌意。

“可能吧!”他没有那么强烈地反对我。

    这时候放学的铃声响了起来。“呀!我们的警钟响了,呵呵!那咱们两个来个君子之约如何?从今天起,你收起对父母的成见,我不要求你太多,只是不要跟父母起冲突或是顶嘴;在学校不要逃课,不许捣乱。你要是做到了,老师可以答应你任何合理的要求。”

“行吧!”

    事实上,所有的孩子都很单纯,他们就是需要别人的爱护和关注,那么得到了他们也会遵守自己的诺言。接下来的几天,樊东做的都很好,上课即使听不下去也不会捣乱,没有逃过一节课。为了能够彻底的改变他的想法,我约了他的父母。

    他的父母也是知识分子,就是因为太忙而忽略了孩子。之后孩子成绩越来越差,父母不经意的与其他孩子的比较让樊东失去了与父母间的交流和信任。再加上生活的琐事和夫妻间的争吵,让孩子与父母的心越来越远。

    “不过最近他回家没有给我们甩脸子,而且好像也会做会儿作业。老师,谢谢您,谁的儿子谁不爱?只是我们现在说话他一点都不听。我们希望他能多学些东西。”父母的眼里满是希望。

    “是啊,樊东是个好孩子。那么看到了他的进步,是不是作为父母,应该给他鼓励和承认呢?孩子与你们的爱是割舍不了的不是嘛?不过要想改变他,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呢?尝试着去听听孩子的心声。当然可能这些我不该说,但是樊东的真正想法我们也该考虑,现在的孩子总是有他们自己的观点。”

    在以后的日子里,樊东像一只要破茧而出的蝴蝶在慢慢变化着,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从父母哪里得到的反馈。我想,不久一只漂亮的蝴蝶就会破茧而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