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2008-02-17 19:40:40)
标签:

大理

行色

人文

旅游

分类: 人在旅途
    其实,远比丽江还是大理更让我头疼的选题是,去还是不去。生活总有很多不得不去面对的课题。
    最后还是去了。目标地大理。彩云之南的大理。白族人的大理,五朵金花和蝴蝶泉边的大理。

    然而,即使置身大理古城,脑海里依然激不起半点五朵金花和蝴蝶泉的波澜,纵然大理三月好风光的歌声隐约回响在耳边。未到大理之前,其实更令我这个七零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好奇的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大理。一旦真正去过,更知此话何等不假。四天慢摇紧赶的游历下来,除了养龙兄的哈苏意外跌进水沟我的撞上石头外,几乎没留多少遗憾。当然,我的一脸伤痕只能当作大理阳光与风的纪念了。事实上,传说中的风花雪月依然离我们很远。下关临走的时候只是途经,上关压根没去。苍山,那光影万千白雪皑皑的苍山,也仅止于遥望。去得最多的,就是洱海。

    我们并没有走常规意义上的洱海旅游路线,也没有在大理二月的阳光下荡舟洱海。我们,仅仅是到了洱海边,在附近的渔村走走拍拍。三次前往都是如此。
即或如此,收获还是如此巨大:
    切身感受了吹过洱海的风。风有多大?被卷倒进水沟的两支三脚架和两台哈苏就是明证。
    拍摄并认识了一位白族老人,并答应寄照片给他。
    拍摄135胶卷8个120胶卷6个数码照片以G计算。

    当然,洱海不是我们最为流连的地方。至少于我不是。回顾此行,耗去我们最多时间的,是大理古城那些老街。
    建筑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任一角度,都渗透着传统建筑文化和生活艺术的影子。在大理云卷云舒的天空下,温和地变换着不同的表情,就这样,毫不粉饰地让人沉醉。色彩、光影、构成、线条…彼此辉映彼此包容彼此和谐。

    苍山之下,洱海之滨,就这样生活着这座城市——这座望不尽风●花●雪●月的城市。
   
   
风●花●雪●月望不尽,只缘身在此城中…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 <wbr>望不尽的风●花●雪——行色大理之三】 
 

当然,既然来了,我们总算望过。
行色眼中的大理,又会是怎样的风●花●雪●月?

 

下一篇:
    梦起洱海
        ——行色大理之四

相关链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