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自我心路 |
滋养心灵的天籁
文/飞扬心理网·王彦辉
中国近代“中学西渐”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学者陈季同。他写的法文著作《中国人自画像》和《中国人的快乐》曾在西方轰动一时,20世纪70年代仍有重印。这两本书在那个时代被认为是在西方真正畅销过的中国人写的书,与陈季同共享“畅销书作家”美誉的另外两个人是辜鸿铭和林语堂。
《中国人的快乐》一书中提到,有三种声音是想获得思想的清静与恬淡时,最愿意倾听的,即:瀑布声,林中的风声和围棋的落子之声。
历史上有位叫李闹的政治家,性情暴躁。如果他发怒了,人们就建议他下棋,一盘棋下来,脸色马上恢复平静。至于李闹是静于棋还是静于棋声,我们就不得而知了,但棋被列入“琴棋书画”四大雅事之中,它是与心灵相通的。
赞美瀑布的诗歌,俯首皆是。“飞流直下三千里,疑是银河落九天。”(唐·李白)“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冷清渊。”(元·杨维)“寒入山谷吼千雷,派出银河轰千古。”(宋·白玉蟾)
笔者浅陋,一时找不到描绘林中风声的绝词佳句。但稍加想像,便不难体会风过树林,枝叶沙沙作响的美妙。曾经在一个暑天,独自去北郊森林公园的槐树林,沙沙细语,的确触动心弦;也曾去过南郊的杨树林,清风吹来,哗哗有声,于凝神静立之中,体化于林,思流于风,美妙至极。我没有去过松树林,想像那风过针叶,声流翠屏的风味,定会让人平添精神。
由此,我们也多少了解了古人特别钟情这三声,在希望得到清静与恬淡时最愿倾听的原因了。
人是上天的造化,也是思想的精灵。人有了思想,天地为之阔大,世界为之丰盈。思想激越之时,恰如瀑布轰鸣;低头深思之时,又如清风过林,喧哗有声;而在思考决断之时,更如棋盘落子般的清脆朗朗。这些源于自然的天籁,与人的三种思想过程巧妙对应,实在令人称叹。
从轰然杂乱,到如丝如缕,再到铿锵决断,每一个思想过程都是内心的印照,都与心灵相通。聆听这样的天籁,便如同在思想的天空中驰骋了。
此时此刻,我们也会感受到人心的博大,自然的淡定,宇宙万物皆融于心。在这样的感召之下,烦心的琐事更象尘埃,细微而轻飘,不足挂心了,人心在震撼与通灵中趋于淡静。
我没有见过真正的瀑布,只在太行山南部目睹过百米落差的细流,虽是细流,临近山脚,仰天而望,水自天上而来,直贯心底,摄心动魂,令人惊憾。落水入潭的轰响,着实让人心惊,飘飘而下的“雨雾”淋在身上,沁透心脾,确是一种心灵的滋养。
人们都说世事如棋,几番争夺,几番较量,只待落子生根的那一刻,才会看清更多,才会领悟更多。而此时的是与非,得与失对我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该放下的都要放下,且听听那终局落子时惊心的一刻。
“暂闭一双世俗眼,且让清风入耳来”。无须身临其境,闭上双眼,展开想像,我们就可以听到美妙的自然之声,享受滋养身心的通灵天籁。
咨询QQ344194495 心理热线0319-3300551
咨询邮箱feiyangxinli@t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