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了很多年律师,总想出名,但至今也没找到什么出名的名堂。后来朋友告诉我,可以给名人写传记,这样出名很简单。当时我很激动。后来想一想,自己不认识什么名人,编造一些名人的事情,怕的是还没等出名,已经被人家打得倾家荡产了。或许也可能挣一点名声,恐怕只能是“身后名”了。
忽然有一天,我意识到身边实际上有很多名人,不过是他们在你跟前,反而没有感觉到而已。比如彭学军。
其实我和彭学军有很多事情,以前我散乱地写过一些。现在把以前写过的,还有讲过没有形成书面的敛在一起,或许会给大家一个清楚的彭大律师面目,在彭大律师的后面多少也能看到我的影子。
1996年底,因为不便言明的原因,我决定离开天达律师事务所。先和天元律师所取得了联系,并获得了承诺。在秘密谋划离开的时候,被当时还在天达的张冰发现了。张冰建议我去竞天,并向我说了一箩筐有关竞天的好话。
实话说,我当时对竞天没有什么好印象,原因是1996初的时候,曾经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他是我的师兄,刚刚离开了竞天,想拉我搞一个合伙所,并且在电话中对竞天颇有微词。我对天达的崇拜正如日中天,便拒绝了这位忘记了名字的师兄,同时在脑中也就留存了对竞天不好的印象。
张冰向我推荐竞天,让我引起了对竞天的兴趣,但我对张冰的判断一向是信疑参半的,便向陈峰律师(在天达还算比较关心我的合伙人律师)打听竞天的情况。陈峰说:“竞天很好啊,彭学军很牛逼,那个小伙子很不错,我可以帮你介绍给他。”陈峰的热情让我更起疑团,这显然不是急于把我推出天达吗?
我问张冰他认识竞天的什么人,他说认识高明。后经进一步了解,高明律师当时尚在彭学军手下工作。
高明,我们的师兄。在北大的时候,我有幸知道他。当时绝对是粉丝如云的北大才俊,男生门嫉妒又羡慕的风云人物。他在彭学军手下工作,肯定彭学军很牛逼!后来,为了感激张冰,我三顾张冰的府邸,最终说服他老婆,把张冰贩卖给了彭学军。
96年的12上旬,我拿着一份简历和一个案例分析以及我在天达的一份书面检讨,通过师兄高明转递给了彭学军律师。当天我接到高明电话,说彭律师要召见我。第一次见到彭律师的情况我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彭律师说了一句:“希望你尽快上班”。
我起身欲行的时候,彭律师又很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你英语怎么样?”
我回答:“听说读写不好,”回想起来我当时回答地肯定更不经意。
彭律师说:“没有关系。”
后来我知道,关于我的英文水平如何,彭学军没有听清楚我是怎样说的。也根本就没有看我精心炮制的案例分析和另辟蹊径书面检讨。对我手写的简历和简历中“能歌善饮”的说法很为欣赏。其实,之所以手写简历,因为我不知道简历还要打印,也不会打印。那时候连起诉书等法律文书我都是手写的。
关于“能歌”的说法,一年后彭学军发现上当,并诘问我。我说:“我说能歌并没有说善歌”。
彭学军告诉我,他之所以一直留下我,一方面是他从来没有开除别人的习惯,因为大家出来混都不容易。尤其是在第一次和彭学军进餐的时候,我用一张餐巾纸把剩下的半个馒头包起来顺手装进了口袋里。这个举动被彭学军看见了,他很感动,认为我是一个更加不容易的人。再后来彭学军在许多场合下很不屑地说起这件事情,并说我当时真他妈的能装。对此事我作了义正严词地解释:“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从来不浪费粮食。”至于我生吞活剥地花钱,和满桌菜肴无度地糟践,那和节约粮食是两个概念。
在对待我的问题上,彭学军是一直很健忘。我经常受到他不留颜面的打击和嘲讽。但同时我的工资也经常莫名其妙的加升。彭学军说我花钱无度,实际上是因为到了竞天的突然暴富而又不具备良好的消费观念所造成的。这种消费方式让我现在非常窘困,我真的说不出来是感激他呢还是…………,唉!说不好。
我说过,在我应聘的时候彭学军肯定没有听清楚我对自己的英文水平是如何描述的,事实上我当时随口便说出来“听说读写不好”,我真的不知道“听说读写”已经包括了英文的主要方面。上班后不久彭学军便让我给香港齐伯礼律师行回一个传真,并强调用英语回复。为了作好老板交办的事情,我花了近一天的时间把原文件中除了“the”、“on”、“an”之外的所有英语单词分别一一对应地翻译成汉语。翻译成汉语后才发现香港人写的文件简直不知所云。只好求助于刚刚漂洋归来的张惠茹律师。回函完成,彭学军签字发出。两月之后。彭学军无意中在我们桌上发现了被我一一对应翻译成汉语的英语传真,大加惊诧:“我的妈呀!你这么多单词都不认识?!记得你来面试的时候我问过你英语怎么样,你怎么说的”?
“我说听说读写不好”。
“听 说 读 写不好…………,啊,那你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