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崇明堡镇老街

标签:
转载 |
崇明二日游首先来到了号称崇明第二大镇的堡镇,主要老街是正大街、光明街和解放街。有人说堡镇老街为十里长街,游览之后发现还真的挺长的,但除了正大街与光明街是相连的,解放街离开这两条老街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老街上深宅大院不少,可惜大多年久失修,甚至看到有好多是自然倒塌后的一片狼藉相。
http://s11/mw690/001ROZSkgy6QkHBVlFg7a&690
找到老街不一会就发现堡镇的镇政府也还在老街上,但前面已经改建为一片开阔的绿化地,与主干道堡镇中路相通。
http://s14/mw690/001ROZSkgy6QkHF1WDHad&690
镇政府处于正大街,原来也是一个名人故居,与之相隔不远还保存有一座石牌坊,无疑是为数不多真正的文物了。
http://s15/mw690/001ROZSkgy6QkHKWzIqfe&690
堡镇老街现貌
http://s10/mw690/001ROZSkgy6QkHNtvND49&690
网上资料:堡镇是崇明县第二大镇,也是东部地区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明永乐13年(公元1659年),为抗击倭寇侵崇,当地百姓在此筑起土堡御敌,此后在土堡周围聚居人渐增,镇名由此而来。
http://s13/mw690/001ROZSkgy6QkHPUMPi3c&690
在老街上还有一些小弄堂,也是老街的组成部分。
http://s1/mw690/001ROZSkgy6QkHTJ36o40&690
堡镇老街现貌
http://s8/mw690/001ROZSkgy6QkHYGRgPf7&690
老街之一的正大街
http://s5/mw690/001ROZSkgy6QkI3wWc484&690
老街之一的光明街,两者正好组成了“光明正大”一词。
http://s10/mw690/001ROZSkgy6QkI6fRAB19&690
解放街在北堡镇
http://s4/mw690/001ROZSkgy6QkI9RvJV03&690
解放街现貌
http://s2/mw690/001ROZSkgy6QkIcqiu501&690
堡镇老街
http://s2/bmiddle/001ROZSkgy6QkIhhzJDa1&690
一部分年代稍久的门面房改向了新街
http://s15/mw690/001ROZSkgy6QkIk1Q2W3e&690
堡镇老街
http://s15/mw690/001ROZSkgy6QkImDoHs8e&690
正大街122号堡镇镇政府,是为崇明历史名人杜少如住宅,属于崇明县的县级文保单位。
http://s6/mw690/001ROZSkgy6QkIoUEXr45&690
三层五开间的杜少如住宅
http://s7/mw690/001ROZSkgy6QkIsgvuSb6&690
门前一对石狮子
http://s10/mw690/001ROZSkgy6QkIwOpTPd9&690
厅内的旋转楼梯
http://s10/mw690/001ROZSkgy6QkIzgN2Va9&690
正大街148号的高氏贞节牌坊
http://s4/mw690/001ROZSkgy6QkIBJ7RV93&690
虽然只是单间牌坊,上面字迹也被涂封,但难得的是牌坊的主要结构还保持着相对完整。
http://s4/mw690/001ROZSkgy6QkIEhL0v53&690
对于高氏贞节牌坊wjw1220的博客有介绍:堡镇贞洁坊,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建。牌坊坐西向东,花岗石料,二柱二梁,单口,立柱皆0.4米见方,高5.6米,柱距3.7米。坊额刻有“皇庆旌表”和“陈平策之妻高氏之坊”二匾,另有高氏传记碑一通,雕有“二龙戏珠”、“狮子抢绣球”等图案,碑文现被水泥覆盖。
http://s3/mw690/001ROZSkgy6QkIGZRqW92&690
只是牌坊现在看来比较低,也许下面有一截被埋人了地下。
http://s7/mw690/001ROZSkgy6QkRyk06i66&690
直观一点看堡镇石牌坊的高度
http://s12/mw690/001ROZSkgy6QkIKHsyDdb&690
在堡镇,一些老房子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而且还有居民居住。
http://s4/mw690/001ROZSkgy6QkINKY2Tc3&690
堡镇老街上的老宅
http://s15/mw690/001ROZSkgy6QkIRN8eOfe&690
有一些宅院还有许多进,明显的是当时的大户人家。
http://s7/mw690/001ROZSkgy6QkIUjOC266&690
堡镇老街上的老宅子
http://s15/mw690/001ROZSkgy6QkIWQKNo2e&690
堡镇老街上的老宅子
http://s12/mw690/001ROZSkgy6QkJ10rrR9b&690
北堡镇老街上的老宅子
http://s13/mw690/001ROZSkgy6QkJ4NPRicc&690
北堡镇老街上的老宅园
http://s7/mw690/001ROZSkgy6QkJ86fd416&690
老宅院中种满了花花草草
http://s16/mw690/001ROZSkgy6QkJcwrpBbf&690
老宅院的后门
http://s5/mw690/001ROZSkgy6QkJfGK3i84&690
保存较完整的老房子
http://s1/mw690/001ROZSkgy6QkJitR2E10&690
各种样式的仪门头还有许多留存,这是李凡最喜欢的。
http://s5/mw690/001ROZSkgy6QkJlo7bKe4&690
这个仪门头上还是上海滩大亨宁波人虞洽卿的手迹
http://s8/mw690/001ROZSkgy6QkJnWTc3c7&690
看似简单的仪门头
http://s5/mw690/001ROZSkgy6QkJsdx8E54&690
仔细看还是大清乾隆年间的产物呢
http://s7/bmiddle/001ROZSkgy6QkJv7uIK66&690
保存完整的带有仪门头的老宅子
http://s11/mw690/001ROZSkgy6QkJxN32q8a&690
旁边开有边门
http://s9/mw690/001ROZSkgy6QkJAlw3C58&690
庭院内
http://s6/mw690/001ROZSkgy6QkJDHmoRd5&690
大部分仪门头上的砖刻门额被凿去,使得字迹难以辨认。一些仪门头门下的户对石还在原位,甚至连木门也还在原位,仍然可以正常闭合。
http://s8/mw690/001ROZSkgy6QkJIAgD5b7&690
老宅子中的仪门头
http://s16/mw690/001ROZSkgy6QkJLiTsH8f&690
这个简易的门头据说是解放后建造,红砖应该是后期的产物,但在崇明见到许多瓦片都是半红半黑的,不知是其历史不太久远,还是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或者建材工艺。
http://s1/mw690/001ROZSkgy6QkJNQu6Qf0&690
古老的深宅大院内还有人居住,与他们随便攀谈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http://s3/mw690/001ROZSkgy6QkJQt3CW32&690
老宅中的仪门头
http://s5/mw690/001ROZSkgy6QkJTvJrK44&690
临街的大门头
http://s11/mw690/001ROZSkgy6QkJYpL4e1a&690
青石的户对石还在原位,还见到一些花岗石材质的户对石。
http://s5/mw690/001ROZSkgy6QkK17Hsoa4&690
部分老宅上有巨大的房梁
http://s12/mw690/001ROZSkgy6QkK3oZ8Tcb&690
巨大的房梁似乎与并不高大的厅房不成比例
http://s13/mw690/001ROZSkgy6QkK5Shw8ec&690
房梁构件上有精美的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