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读蒋勋,说红楼(4)
(2015-01-13 08:29:52)
标签:
读书笔记蒋勋红楼 |
分类: 读书随笔 |
73
钱钟书说: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如果可以,宁可要一座只有窗的屋子。满窗月,满床书。去,自随清风去;来,自随明月来。倒是自在得紧。
读《书屑集》,偶遇钱钟书这段话,如同遇到知音。满窗明月满床书,好浪漫,也好自在。这里有一种富足,一种深情。好想也枕着月色,抱书眠。这世界上的所有,我都不想要,放下,即解脱。或许,我连文字也要放下,俗世的一切,我都放下。放弃思想,放弃欲望,放弃所有,即心即佛,直至连心也放下了,真的可以做到非心非佛了。
读红楼。也有一种深情在。
蒋老师本身,就是一个很深情的人。他的美学,他的声音,他的人,他的娓娓道来,无不美好,无不深情。在老师的世界,也同样有一种富足,一种自在。就像钱钟书的满窗月,满床书。
我每一次捧读,内心都有万般欢喜。我甚至能听见,我心底那朵安放的莲花在开。它开,开出一片粉。
犹记得,那一天宝玉去探宝钗,巧的是,黛玉也去了。那是一个下雪天,他们一起浅吃了几杯薄酒,我还记得下酒菜,就是那鹅掌和鸭信,还有酸笋鸭皮汤,碧梗粥和豆腐皮包子。风雅得很。宝玉吃至微醺方起身,要回家了,外面雪下得越来越大,宝玉要戴斗笠,披斗篷。唤来丫头,丫头粗手粗脚,不会戴。这时黛玉就说:过来,我帮你戴。黛玉帮他把头发束好,把斗笠放上去,替他披上斗篷。深情大概就是这样子,一句话也不用讲。
还记得,袭人对宝玉的深情。宝玉要去读书了,袭人就像一个大姐姐或小妈妈,帮他把读书需要的东西准备好,自己坐在那里发闷。她的每一天就是为了宝玉活着的,每一分钟都要照顾宝玉,现在宝玉要去读书了,一天都不在家,她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坐在炕沿上发闷”,这一句也写得好。我们现实里都有这样的一个经验,你那么爱的一个人,那么眷恋的一个人,有一天突然要离开你,去到别的一个地方,你突然就会觉得空,突然就会有那么一些惆怅,会一下就感觉无聊寂寞起来,自己会闷闷地发呆,不知该做些什么才好。就是袭人的这个样子。
最是记得,也最是被打动的,是宝玉对秦钟的“一见钟情”。以前我对秦钟有些误会,也可以说是偏见。有一个词GAY,一个以前很不能接受的词。觉得脏。但是今日再读,蒋老师引领我走进另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世界。即:与生命里面的一个知己相见。是刹那间的生命怅惘,是肉身的幻灭与觉醒,是一清如水的青春年岁。
希腊神话里讲自恋,其实是在讲青少年,就是他在爱对方之前,先爱了自己,是一种对自己的眷恋。那喀索斯在水里看到自己的倒影,然后就爱上了自己的倒影,最后他变成一株水仙花,那么美。宝玉初见秦钟,觉得他那么漂亮那么美,好像得到了一个知己,这个知己是一个在他过去的世界里所没有的,就好像是另外一个自己。可他在那一刹那间,却有些怅然若失。宝玉一直觉得世间女孩子都是好的,而男孩子都是蠢物浊物。待到秦钟走到他面前,他竟痴了半日,他怎么可以这么好。这里面就有对生命刹那间的怅惘。青春里是有烦恼的,青春的烦恼和忧愁,你都无法去解释。初见的欢欣与悲哀,是双重的,那种感觉非常复杂。这里用了一个字“痴”。梵高痴,贝多芬痴,曹雪芹痴,宝玉痴,这个痴是看到了一个东西忽然让他发呆了,生命里没有这个部分,生命不会真正激发出惊人的美。天下竟有这等的人物!如今看了,我竟成了泥猪癫狗了。这是宝玉的痴,还有叹息。
青春可能是自恋,也可能是自惭形秽,忽然看到生命可以这么美的时候,觉得自己不够完美。宝玉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是看到了秦钟,觉得生命可以这么美,那自己不是泥猪癫狗了?自己的生命是这么不完美,宝玉憎恨自己的富贵。他觉得自己要是生在贫穷人家,岂不是早就可以和他做朋友了?宝玉这个时候觉得美是没有界限的,美使得生命有一种从心里面出来的呼唤。可是礼教、富贵,都把人限制在一个牢笼中。
红楼梦,是一本忏悔录。佛教里悉达多太子从皇宫出走,他觉得这个肉身可恶如贼,哪里值得吃这么好的东西,哪里值得用绫罗绸缎来包裹。这是宝玉第一次对富贵的惭愧,他把自己讲到一个污秽的状态,其实是肉身的一个巨大的幻灭和觉醒。红楼受佛教影响很深,只是落笔不漏痕迹,基本在讲肉身本身空幻的意味。
反过来,秦钟也在看宝玉。果然这宝玉,怨不得人溺爱他。可恨我偏生于清寒之家,不能与他耳鬓交接。秦钟这个时候也在胡思乱想。两个生命在互换,其实就是西方童话里面的乞丐王子。王子想走出去做乞丐,乞丐想进宫做王子。我们通常都看不到自己生命的特点,看到的只是自己没有的部分。这很有趣。细想宝玉和秦钟,其实就是我们生命的一体两面。他俩的故事怎么去界定?有人说,他们就是GAY;有人说,NO.我认同蒋老师,我愿意把这看做是一个青春年岁里,在性别意识还非常不确定状态下的,一个很干净很纯粹的恋。因为在这样的一个年纪,他还没有找到生命的固定状态。青春是最值得玩味的。他们正在摸索。
说是宝玉是情种也罢,说是秦钟的谐音是情种也罢。我们世间走一遭,本就丢不了一个情字。你深情也罢,冷淡也罢,世间本就是它存在的样子。我倒是觉得,我们不妨,内心也持有一种富足,一种深情。你心中有月,月就会来;你心中有莲,莲自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