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笔记:斯为美
(2013-11-21 08:56:34)
标签:
情感笔记 |
分类: 情感笔记 |
47
今天的海上,一团迷雾。习惯了早晨开窗子通风。让污浊的空气出去,让新鲜的空气进来。那么,便觉得一切都是清爽的了。在这一习惯中,还伴随着另一习惯。那就是,开窗子的时候,我必看一眼不远处的海。我的阳台有这个便利条件。想看海的时候,只要来阳台那么一站,海,就静静守在那。海是最忠实于我的。海知道我的心我的深爱。在这个城市住下来。安家。从此不再流浪。最原始的动机就是因为,这个城市有海。我一生都会依水而居。水边的阿迪丽娜。我常这么自我想象来着。只觉得这么去想象本身就很美很美。一个人的心是完全可以不染尘的。做到做不到,唯有心最明了。那么,我的思路就沿着这个“美”字一路飘下去荡下去。思路是小溪,我一直这么说。小溪潺潺流淌时,你只管安静着,随她怎么流淌你管她呢,谁知道她会流到哪儿去。也许大海一直在呼唤她呢,也许小溪就是奔着大海而去的呢。这都难说。那么好吧,由她去。
我们只说美。
子曰:“质胜文則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说的是内容,“文”说的是形式,就人来说,“质”是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文”是指一个人风度,服饰,言谈举止等外部形象。
“文质彬彬”是“美善结合”的另一种表述,广泛运用于艺术评论和社会人事讨论,是孔子创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美学命题。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美的解释有三种:
1、羊大为美,说明美的源头为物质功利。
2、美的字形头上是戴着羊角的人,为巫师,说明美最早产生于巫术活动中,美的源头是原始宗教。
3、美本义上讲女人的漂亮。
羊大为美。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那么。我很想很想和先生商量下。这美学命题的确不赖。可是。我们可不可以,我们可不可以,适时地,恰当地,俏皮地,也可以温和地,有着那么一点点风度地,很儒雅地忽略下美的源头?我们可不可以不去想什么物质功利不去想什么原始宗教,只单纯的,婴儿般,带一颗无染的心去发现美感受美继而享受美?可不可以?可不可以?
我笑了。
因为我知道。我这样一问,我已是了孩子。
我常常弯腰拾起一枚落在脚底下的红叶,捏在手里细细端详半天。只觉得红叶真美。
我常常呆呆地看着不知从哪儿飞来一只蝴蝶,它轻吻花蕊的样子。只觉得蝴蝶真美花朵真美。
我常常这样痴痴呆呆的。指不定什么时候。我一点不说假话。我就是这样。
有一次,我想三毛了。内心很想很想。我就跑去海边,痴痴地拣石头。这在旁人眼里,我就是神经病。但我却乐在其中。挑拣石头,完全一副很专注很陶醉很温暖的样子,摸来摸去,看哪一块儿都不舍得丢。我知道每一块儿石头都是有魂的。抱着石头回家,在每一个黄昏到来时,我都会静静坐下来,摸摸它们,和它们说说话。有时心一动,还会拿来毛笔,给石头乱描搞怪。这是一种亲密关系,我知道石头懂得。它们有魂。我们能够在这样的亲密里彼此唤醒。我知道这一点。
不瞒你说,我甚至还为此与友假设了一个命题:假如荷西还活着,三毛她还会不会孤独?
那是个叮叮当当听星星落的夜。在那个夜,我想着这个假设的命题。最后我断定,假如荷西还活着,三毛还是会孤独。孤独是与生俱来的东西。三毛抵挡不了孤独。即便她是三毛。但这孤独,在我看来真美。是真的美。
斯为美。
今天我在笔记本上端端地写下这三个字。
端详了半天。最后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