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感笔记:关于旅行(七)

(2011-11-02 16:42:58)
标签:

情感笔记

旅行

情感

分类: 情感笔记

玉龙雪山。这座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我向往了它那么久。在我内心,它无比神圣。一直想,总有一天,我会去。看它。对它说好多好多话。我会跪下来,向它祈福对它许愿。也许我会泪流满面。它是我的“三朵”。不仅仅是纳西族的保护神,也是我的。

 

去看它的那天,我是虔诚的。有着朝圣者的心。

临走,我们先找了一家店,租了红色的大棉衣。又买了两瓶氧。棉衣可真够肥大的。穿上,从头包到脚,好象一只大笨熊。我觉得好玩,蓝天白云下在雪山脚下伸展了双臂转圈圈。人那么笨拙啊感觉。不觉咯咯笑。开怀。司机和C也被我逗得笑。

 

要登山了,人还是有些紧张。怕缺氧。怕两瓶氧不够我们又在山脚下买了两瓶。足足带了四瓶。司机一再嘱咐我们,人一觉得不舒服一定要及时吸提前吸,不要等很难受了再吸。我们乖乖听着。就这样进了索道。真是兴奋。

 

那是怎样的一种净啊。在索道,C握着我的手。我们两手十指相扣。就那么紧紧握着。没有人说话。我们谁都没开口。只觉得心从没有过的净。真安静啊。周围没有一点声音。只觉得世界远了。我们的前方就是雪山,它就在那里。它那么巍峨,险奇;那么秀美,神秘。它在对我们呼唤。我们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我们正滑向流云之上雪山之巅。没有鸟雀,没有林涛,没有风,索道里只有低柔的音乐。一切,都净了,都被洗涤了。突然就想流泪。我那么千里迢迢来,放下一切,似乎等的要的,就是这一刻。

 

真好。我说。声音是轻的。象呢喃。

恩。C点头。他再没说话。我们对望。凝视。十指相扣的两手更紧地握了握。内心有一股冲动,想要吻他。就在索道里。在滑向雪山之巅的索道里。吻他。

终没动。我扭头望向窗外。我愿意爱更热烈些。更深沉些。象这雪山。它就在那里。

我眼望着云海让C跟着我看。C说,拍下来。我真的就拍下来。一路走一路拍。只想把所有所有的感觉都留进镜头里锁进记忆。怕丢失。

 

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了。胸口开始憋闷。耳朵胀痛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C为我吸氧。我为C吸氧。我们相互吸,相互照顾。那一瞬间我想到杨绛,想到钟书,想到杨绛写的《我们仨》。只觉前世,我们就是亲人。世界只剩了我们俩。我们相互依存,陪伴,相依为命。真真是相濡以沫。谁也不能离开谁。谁要先离开,另一个都会孤独,都会深陷恐惧,都会惶惶找。

 

在海拔4506米的高度,我们下了索道。再往前,就要拾级而上用脚攀登了。路蜿蜒盘旋而上。象天梯。我看见有人走下来,嘴唇的颜色都是紫的。有人走得正艰难,手扶着护栏,两步一挪,三步一呼吸。我抬眼询问C,还登吗?其实心里有些打怵了,怕心脏承受不了。C说,登登看。不行就退。我们就尝试着继续向上走。结果不行。每走两步,我都需要吸氧。一不吸,就呼吸困难。C也是。当即决定,退。不能再登了。

 

要下山了。我说C,我们许个愿吧。

C走过来,我们并肩,面对雪山的主峰默默双手合十许了愿。

原以为,我会跪下来。

原以为,我会泪流满面。

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我竟很平静。

我向雪山祈福。佑我所有的亲人和爱我的人。

我向雪山诉说我的爱。求它懂。求它佑我。

我想要这份爱能一起走到很老很老。不离不弃。

雪山,你是我的三朵。你一定能听懂我所有所有话。

雪山,佑我。

 

下山。我们依然坐索道。我们依然十指相扣。一路走,一路为对方吸氧。下山的风景比上山感觉还要奇妙。大片的云朵象棉絮。山体若隐若现。云海似乎就在脚下。飘渺。缭绕。象蓝湖。仿佛探一探脚,人就会象仙子飘然而至那湖心。

 

从雪山下来,有好半天,我的耳朵一直听不见声音。有嗡嗡的耳鸣。直到去了蓝月谷,这种情形才好些。C的情形比我要坏得多。他的耳朵持续难受了三四个小时才好。

 

对蓝月谷的记忆很浅。对比崂山北九水的十八潭,都是一样的清澈,只是蓝月谷较北九水,少了些许曲径通幽错落有序的韵致与情趣。倒是开阔了些。有高山流水之音。也许潭水见得多了,感觉也就淡了吧。除了被用做道具的牦牛和肩头展翅欲飞的老鹰,其它就再也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觉得牦牛和老鹰可怜。倒是在返城路上,在一片开有美丽格桑花和长有青青草的山脚下,我见着蓝天下一群被散放的马,着实乐了一回。一群马,那么自在的样子,阳光下,它们懒洋洋甩着尾巴,有的低头在吃草。想啊,那么突然出现在你的视野,够不够欢喜?只觉天地四野,清新辽阔,自然和谐,很是悠然。

 

玉龙雪山脚下,南行,有一座寺庙。庙里古木参天,多百年银杏。我们进去拜佛。看万朵山茶。那个守护山茶树的老僧纳督,我再也不能忘。45年,他寸步不离。山茶树老了,光阴老了,他也老了。茶花开了一年又一年,艳了一年又一年,他守护了一年又一年。没人敢从树上摘下一朵山茶花。那天我走进寺院,一眼看见他。他那么老了,95岁高龄了。那么安详。就坐在院子的廊下,离山茶树几步。C过去和他说话,他没有一点反应。才知,老人家已经听不见了。他的眼睛看着你,人没有一点声息。一院的幽静。无端的,就有些悲凉由心底漫上来。只觉得敬。一位了不起的老人。

 

寺院外有颗很大很大的核桃树。十月,树下落了一地的黄叶。你若细心,弯下腰在落叶里找,如果够运气,还会找到核桃果。那天我们心情很好。司机和C爬到墙头去摇核桃树。我在地上跑来跑去拣核桃果。不一会儿工夫,竟拣了好多,双手捧着直乐。C从墙头跳下来,剥核桃我吃。只觉时光这般好。做回孩子,心真干净。突然就忆起周国平。他说:婴儿,是人类最后的救世主

 

我们又跑去镇上听纳西古乐。记不得那个小镇的名字了。比束河要小。也比不得束河秀。但有一点好,它更原生态些。

回来查资料。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融入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的词、曲牌音乐,形成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化石”。纳西古乐最具欣赏性的地方是其“稀世三宝”。第一件宝是古老的曲子;其次就是古老的乐器。乐师们手上所持乐器,皆有上百年历史;再有就是古老的艺人。如有些乐器在演奏时加进了大跳跃的装饰音和音程很大的滑音和颤音,冲淡了汉族原有的清秀,典雅的丝竹乐风,变为粗犷有力,富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乐曲了。

记得那天我们碰巧听到的曲子是《山坡羊》。入迷。只觉我们是有福的。买了两盘带回来,放到车上听。回到客栈,已是黄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