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千千结,化作手中线

标签:
心有千千结this棒针中线胶带休闲 |
分类: 关于小猪的事 |
我的手笨,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妈妈却有一双灵巧得让人嫉妒的手,我从小学到初中所有的毛衣全是妈妈一针一针织出来的,而且是织得相当有才,妈妈的光环一直笼罩着我,让我得到最贴心的温暖。所以对于妈妈编织毛衣的技能,我是极其崇拜甚至是带有幻想色彩地角色交换。
在小学的第二兴趣班报名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编织班,那时的我一度认为,我会得到类似家族优势的真传,结果在上了一节课之后我彻底地认清了我自己。我还记得妈妈给了我两根很粗的棒针去上课,在我印象中,妈妈织的毛衣针脚细密均匀,而我的理解就是每一针都把线拉到最紧,这样就是秘诀。可以想象一个扎着小辫子的女孩舔着舌头(我每次全神贯注时会不自觉地将舌头伸出来舔嘴唇),姿势别扭地抓着棒针极力戳进拉得越来越紧的针缝里,真是用尽了全力啊,我觉得当时我急着解决的不是怎么织出一件像样的作品,而是怎么将粗大的棒针塞进密不透风的毛线之间。那时妈妈看我织了两针就看不下去了,抢过去帮我完成了作业。
后来学校里一夜之间刮起了编手链的流行风。胶丝啊,丝线啊,在女生手指尖行云流水般穿梭,各种花样,各种图案,串在女孩的手腕上摇曳生姿。我那个羡慕啊,但是没人肯教我了,因为我实在记不住那个线翻来覆去的编法,无数次失败后,我和教我的人一起放弃了,教我的人是我表姐,又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好在她爱编我爱戴,各得其所。
高中里我终于学会了一些很简单的手工活,比如折纸船。高中的考试像雪花一样到了季节就纷纷扬扬,而我最喜欢英语选择题的答题卡。因为那张答题卡的大小很合适折纸船,于是在我学会折纸船后的每张英语非主观题答题卡都变成了纸船一个叠一个摞在我课桌的角落。当这星星很风行的时候,我又只有干瞪眼。吸管太纤细了,我觉得我拿它们来折星星简直是在“折磨”星星,我的手艺实在无法在吸管这种高贵的材料上展现。于是我大概知道怎么折星星后就用用过的透明胶带来折星星了,一直都喜欢用透明胶带来代替涂改液,所以用过的胶带上都是我自己的痕迹。将这些痕迹折成五边形挂在一卷卷的未用的胶带后面,很有喜感。当一卷胶带功成身退时,将扁平的五边形挤成一颗饱满的五角星,我心里总有一种很光荣的感觉,当然还是带有幻想色彩的角色交换。
大学,我决定挑战自己,报了中国结的社团。中国结,我总一厢情愿地认为和中医有某种看不见的联系,什么而且复杂。结果是我完全看不懂图样中线的走向。也许是宣传单上的那句“心有千千结”打动了我,我居然硬着头皮撑下来了,在大部分人都离开社团的情况下,我是坚持下来了,但是依然看不懂图,好在有一个好朋友跟我一起学,每次都是她先研究会了再手把手教我,我只能硬记下手上的动作来慢慢练习。
过了一年,基本的小结我都会了,动作快点的时候也挺能唬人的,我那位同学接过棒子当了社长,因为原先那批实在没留下几个人,于是我就莫名其妙成了副社长,进步总归是有的,但是慢工出细活。经过这一年,我都对自己刮目相看了。
现在再把线找出来,自己对着图样,竟发现能看懂些许了,心有千千结,却都不是死结,随着成长,竟一个一个悄然解开了。试着自己独立编制,心中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小小得意,只是小小啊,因为我还是了解这点水平不成大气候的,不过是真的得意了,不是角色转换,是我自己的。我的笨手也终于有出息的一天啦!
心有千千结,化作手中线,不信你看:
再附上我妈妈织的小包包吧,差距啊,妈妈还是我前面一座无法逾越的山啊!
这个小结子是我扎的。。。
末尾的小结子都是妈妈求我扎的哦,她不会,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