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言·杂记(之一)

(2010-08-11 18:29:07)
标签:

符力

闲言

杂记

文化

分类: 闲谈杂记

 

 

闲言·杂记(之一)

 

7、

让写作回到安静本身,像一棵花草那样自然生长,很本质,也很本分,应当如此。而这十余年来,国内诗歌写作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介绍一下,显示一下阵容与实力,那不是坏事。因此,我还是支持相对集中地推介,就像诗歌刊物推介一个“方阵”、“诗群”那样正常;就像一个大花园集中很多奇花异草让人赏心悦目那样正常。毕竟集中推介本身并不能改变哪个作者的写作----如果确实有人被改变了,那么我看这个这么容易就被改变的作者也根本没什么好说的。作者要独立自主,才有可能像玉树之临风。

 

1、

一生长而又短,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并享受其中,比较好。像一棵树,在该开花的时候开花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有没有人来看,来采摘,那并不是一棵树可以决定的。过多的思虑、权衡,也未必能改变树枝生长的方向。草木,大自然,那里面含蓄着至高至深的智慧,它们绵绵不绝,就为了给人类提供持久的教化。

 

2、

好的唐诗,很多都是非常讲究语言技巧的。朱庆馀《闺意呈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出语平白如话,诗意却婉转、机灵,讨人欢喜。其他门类的艺术作品,比如雕刻,那也不是从自然界里抓来一块木头、一方顽石,就能叫做艺术品的;那呈现给读者的,必然是经过人工艺术加工了的;当然,不排除造化的鬼斧神工所出的不可多得的杰作。文学作品也不例外,最高妙的诗文肯定不是“毫无技巧”的。人们常说的“无技巧”,大致是指艺术表现几乎没有斧凿之痕迹,看起来倒像真的“无痕”一样。语言艺术的眼光只能朝更高层次看,艺术作品不能越来越垃圾,粗鄙不堪的“口水诗歌”,背离了这一基本常识,不值一提。

 

3、

纸质诗歌媒体发行量日渐萎缩,而网络文学论坛没有不开设诗歌板块的。换了领地,诗歌之花开得更加肆意。只是,粗鄙之物泛滥成灾,游戏文字之人摩肩接踵。

 

4、

难忘09年底在海甸岛聚谈的那一晚。回来的路上,肖水提到四字:“格局狭小”。

 

5、

黄昏雨后,读张潮《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想起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6、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得到各种各样的礼物。你可以得到小提琴,我可以得到五颜六色的水果,他可以得到一个晴朗的吻……这世界实在太奇妙了,只要你足够讨人喜欢,总有一天,你便会得到你最渴望得到的礼物。当然了,一些礼物的到来,很有可能是非常意外的,神秘的。至于送礼的人,可以是你的母亲,可以是我的表姐,也可以是从他家的花架上透下来的暖暖的阳光。只要一个人值得别人珍惜,喜欢他的事物会长伴左右,不离不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