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诗歌教学问题,早就到了不得不谈的时候了!

(2008-09-08 17:50:27)
标签:

符力

文化

批评

分类: 闲谈杂记
      
    ★ 现代诗歌教学问题,的确早就到了不得不谈的时候了!
   
    近日,由“诗选刊诗歌论坛”副站长海湄提议,祁鸿升撰写《浅论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缺位》①一文,邀请网友参与讨论。
    祁鸿升指出,在现行的语文课本中,“优秀诗歌文本的缺位”;“部分教者诗歌能力失缺与伪诗意识泛滥”,“一位中学语文老师读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篇课文后,感慨有加:‘大海与花开,两者物事上不能通融,不可理喻啊’,对于这种浪漫主义色彩的蒙太奇组接手法,浅显的认知视野当然无法接受。”除了以上两个突出的问题以外,还存在“学生群体对现代诗歌说不”的现象,究其原因,至少可以发现:“学生缺少诗歌情境。学生不爱诗歌,是缘于诗歌不爱学生。历览全国报刊,专门的中学生诗歌读物基本没有,一些零散发表在媒体上的诗歌文本又缺少艺术坡度,小学就严重缺乏现代诗歌营养的学生一下子读不出那些自然神妙之处。诗人与诗歌的没落,也令学生羞于与诗为伍。”
    对于当下诗歌教学所存在的让人担忧的问题,陈思楷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的,我们学校就好象对诗歌很有意见!”
    见君说:“就目前而言,中小学教科书的诗歌,已经没法说了!”针对见君的意见,祁鸿升回复说:“中学诗歌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我有一个专门搞语文教学研究的朋友,都以诗歌作品为下,这绝对不是其个人的偏见!”见君和祁鸿升的看法一致:“我们现行学校诗歌教学的步伐严重滞后于时代”。
    杨光说:“古典和现代好诗歌文本缺位;中高考诗歌;语文老师诗歌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都要引起足够重视。
    郭全华说:“我是老师啊。办公室的语文老师一看到新诗单元就说,诗歌我不懂,教不来;反正是瞎教;再说,诗歌是什么东西。”对此,“我总是无语。因为时下文化尤其是不能创造经济效益的文化,是没有发言权的。”
    海湄说:“老师对诗歌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诗歌的态度,如果我们的老师对诗歌采取排斥,可想而知我们的学生该是多么困惑。”
    读完祁鸿升的网文,我的第一个跟贴内容是:“与这相类似的讨论,的确早就到了不得不谈的时候了!不能让孩子们的诗意未来毁在一些糊涂蛋的手里了。”事实上,很多为孩子们的诗歌教育问题而忧心的人们,早就发现了“现代诗歌教学问题”所存在的弊病,并表现出了严重的担忧和不满情绪,甚至公开以各种方式作出了抗议。
    其中,最为人关注的是,今年6月7日,在北京金盏路8号的中国诗歌馆举行的“中国诗歌高峰年会暨独立诗歌奖颁奖典礼”上,诗人赵丽华突然表示:“非常非常对不起今天会议的主办者、操办者及所有与会者,我拒绝领取这个奖项。并且,自此之后,我再也不会领取中国官方诗坛和民间诗坛所有奖项。对不起。谢谢大家!”这个惊人举动令现场很多人费解。随后,赵丽华在博客中很愤慨地道出原因:“就在全国高考中,除四个省外,各省作文再次向现代诗歌设禁!中国现代诗歌和中国年轻一代最重要的一扇交流窗口再次被人为堵上!我们诗人们却继续在这里排队队、分果果。”
    我个人不在意赵丽华是否领取了那个关于诗歌的奖项,而从那一天开始,从赵丽华的痛心疾首里,我看到了一个中国诗人的对中国诗歌教育的无限担忧。
    现代诗歌教学问题,的确到了不得不尽快解决的时候了。我认为:中国诗歌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教师是否给孩子们传授了多少诗歌作品,而在于是否真正激发了孩子们的“诗性”,孩子们是否“诗意”的享受了人间的每一天。读过一些书的不少人崇尚“诗意地栖居”,而这样的追求的种子,最最应该首先让我们的孩子从小亲自去播洒,浇水施肥,等待开花结果---如果切实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的中国,自然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诗的国度了。
   
    符力 2008-9-8
   
    注:①http://www.shixuankan.net/bbs/dispbbs.asp?boardid=4&replyid=252716&id=35956&page=1&skin=0&Star=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