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作:《阿卓务林》
诗人:阿卓务林
《阿卓务林》
我的母亲是都尔马基加角阿果
美人普母尼依的孙女。我的父亲
是阿卓倮木惹,英雄赤格阿鲁的孙子
我也阴差阳错成了凉山土著的后裔
人们用来欢迎我的,是一头瘦弱的母猪
或是一只肥壮的羯羊,已经无从查证
但他们赐予的姓名,戴在头上已有三十年
父亲给的姓叫阿卓,父命如铁桩
雷打而不动,我不敢荒废,朋友们
也经常提到它。母亲给的名叫扎摩
母语似墨印,高贵而典雅
除非大我一辈的长者,一般人
我不告诉他。奶奶给的字叫务林
比我年长的,比我年幼的,比我大的
比我小的,大家但叫无妨,我随叫随到
表妹取的外号叫春天,那是因为
我有一张常开的笑口。大嫂取的别名叫瓜罗
那是因为我们村子,有过一位叫瓜罗的地主
他是一个笨拙的好人,天生没有方向感
后来上学读书,直到今天在机关当公务员
仍然沿用的,是老师取的一个十分普及的名字
叫罗斌,但在我所有的名字中
它已经算是福利待遇最好的一个
这些名字都平淡无奇,一点也不像活生生的我
至于阿卓这两个字,我一直把它视若
不可转让的传家宝,因为它曾是我祖宗的名字
2007.1.7.深夜
★凉山土著的家族自豪感和幸福感
---浅读阿卓务林的《阿卓务林》
文/符力
《阿卓务林》,可以当作诗人阿卓务林的一部家族简史来解读。该诗切入角度独到:从诗人的名字自然展开,一一涉及与“阿卓务林”有关的人物和事件。起笔充满自豪感和幸福感,有爽劲,诗人的性情隐含其中:“我的母亲是都尔马基加角阿果/美人普母尼依的孙女。我的父亲/是阿卓倮木惹,英雄赤格阿鲁的孙子”,结句“至于阿卓这两个字,我一直把它视若/不可转让的传家宝,因为它曾是我祖宗的名字”自然回收,照应了诗作的开头,完整,和谐。全诗具有流水一样的品质:自然、流畅、活动,质朴的叙述里有着无限的抒情。
在诗人对阿卓务林家族诸人的名字的叙述里,有着亲人对生活的希望和寄托,有着诗人想到家族有关情况时油然升起的荣耀和自豪,有着由此激发出来的浓郁的爱。杜甫一生的诗歌作品几乎没有直接抒写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他更多的只是记录了在多灾多难的时局面前,一个个家庭艰难的人世生活,以及许许多多的平民老百姓的悲苦命运。他将无穷的忧患之情、悲悯之心,以及他那宽宏的仁爱和孝心,掩藏在语言的背面。在中国古代,像杜甫一样值得的诗人是陆游,直到临死前,他还是念念不忘王师北定中原之事。正因为如此,杜甫和陆游的诗歌作品的境界,可以用“崇高”来评价。《阿卓务林》内敛的表达掩饰不了诗人对家族、对亲人的“爱”。这样的家族之爱,完全可以和国家之爱联系起来,她同样可以激发读者对国家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尽管《阿卓务林》的语言表面抒写没有涉及到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阿卓务林》的艺术表现手法是较为独到的,其蕴意是质朴而深厚的。高明的艺人,往往在语言的花园里,把他真正想呈现的意图藏而不露,以激发追寻者的兴趣、引人思考,给人予精神感悟。《阿卓务林》就是这样的好作品。
2008.05.3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