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是音乐艺术的永远的靠山

(2018-03-07 08:10:31)
分类: 艺术访谈

美是音乐艺术的永远的靠山

                                   ——答蒋悦月问  

蒋悦月:当下,存在着一种歌曲创作的低俗甚至粗俗现象,而且,是很严重。奇怪的是,竟然莫名其妙地吸引了那么多的无头苍蝇似的欣赏者、痴迷者和追随者。这与契合了我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系统的百听不厌的传统中国经典歌曲等等真正的歌曲艺术相比,实在是大相径庭,格格不入。对此,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谭延桐:确实,如你所说,低俗甚至粗俗更甚至恶俗的歌曲越来越多,就像一股又一股污泥浊水和乌烟瘴气,在严重地破坏着我们的生命世界里的水木清华,侵害着我们的内在系统里的诗情画意。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很显然,是与多年来一直都在泛滥的“游戏人生”、“娱乐到死”、“嘻哈文化”等等有着直接的联系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庸众乐意去接受它,完完全全是因为,庸众,是没有能力去接受好的东西的。不吃好饭食的他们,是一向贱在了骨头里和血液里的,也只有那些低贱的玩意儿才会和他们的生命既配套又兼容。可是,这并不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就不需要好的东西了,毕竟,也只有好的东西,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真正的滋养品。拒绝真正的滋养品,民族肌体,也就只能日益面黄肌瘦。

       乐坛上,也是有非常多的混子的。混子,没有什么能耐,又不想让人忽略了他们的存在,因此,也就只好不断地在制造一些不堪入目或不堪入耳的垃圾了。岂不知,那些垃圾,唯一的用处,就是用来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去练习打扫,或练习清除。

       毫无疑问,也只有那些百听不厌的传统中国经典歌曲,以及人类的所有的艺术黄金,以及不断诞生的所有的有品质有意境有风度的好歌曲,才会默默地提升人类的品位和境界。别的,都是假的。怎么说,也是假的。不可能会摇身一变,突然就变成真的。

 

蒋悦月:现在,有不少的中学生都开始尝试着作词了,您能站在某种高度上为他们提些好的建议吗?比如,怎样才能写出好的歌词,写怎样的歌词才能契合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

       谭延桐:青春与诗,与歌,从来都是有着一种秘密的渊源的。因此,在中学阶段就开始尝试着写歌词,无论怎么说,这也是一件非常地美好的事情。

       十年前,我在给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作家班的学生讲授“创作美学”的系列的时候,就曾专门讲述过歌词艺术的创作。后来,我的这个叫做“歌词艺术”的讲义,经过整理,以《论歌词的创作与风格》为题,刊在了《歌海》2010年第2期上。其中,如何地进行歌词创作,怎样才能创作出好的歌词,等等,我是涉及了很多的。可以搜索一下,并且参考一下。

       虽然,歌词不是诗,但好的歌词,必是饱含了诗的精神、诗的神韵、诗的气血和诗的汁液的。所不同的是,歌词,往往的,比诗歌更自然,更质朴,更清新,更简洁,更平易,更亲切……寥寥数语,就能够呈现出一个巨大的艺术空间。当然了,意味啊,情味啊,韵味啊,滋味啊,之于歌词,也是必不可少的。至少,足量的美感,是一定要有的。毕竟,歌词艺术,也是美的艺术。美,既是音乐艺术也是一切艺术的永远的靠山。因此,从一开始,就拒绝去写那些嘀嘀咕咕的歌词,颓废的歌词,粗俗的歌词,下流的歌词,才是正道。

 

       蒋悦月:和其他的创作形式相比,歌词创作的难点在哪儿?易处又在哪儿?

       谭延桐:怎样在有限的面积里呈现出无限的风光,无限的意味,从而让人陶醉,让人遐想,这是一个难点。毕竟,歌曲艺术是听觉艺术,不是视觉艺术,不能像一首诗那样可以反反复复地看。因此,最好是,能够恰到好处地去布置张力,从而留下更多的耐人寻味的未定点。再就是,歌词,最好是要有记忆点,也就是说,听过一遍之后,有那么一两句,就会没有商量地并且是固执地钻到脑子里,或者说是钻到骨头里,赶也赶不走,轰也轰不跑。而这个记忆点的寻找和安排,是格外考验一位歌词创作者的功力的。没有功力,也就只有似是而非,甚至混沌一片。易处是,容易操作,因为歌词一般来说都比较短小,十来句,最多二十几句,就已经足够了。多了,就会影响音乐的发挥,甚至剥夺音乐的市场,更甚至把音乐挤得不知去向。

 

蒋悦月:一首歌词,如何做到与曲子相互衔接,或者说是相互融合?

谭延桐:一般来说,也就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有歌词,后有曲子。也有先有曲子,后有歌词的,那叫填词。比如家喻户晓的《送别》,就是李叔同根据美国著名作曲家曲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梦见家和母亲》填写的。无论是先有歌词后有曲子,还是先有曲子后有歌词,词曲的默契,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也正是词曲之间的默契,促使一首歌曲走向幸福的。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词作家在进行一首歌词的创作时,是不会去考虑那么多的,唯一需要去考虑的,就是怎样去把自己的歌词写好。写好了,才会得到好的曲子的青睐和悦纳。否则的话,曲子,是很难和歌词声气相投、和睦相处的。这样,也就只有一个结果:各走各路,各过各的,相当别扭,要多别扭就有多别扭。

 

蒋悦月:您作为一位文学家,又是一位在作词、作曲、演唱等等方面有着独特造诣的音乐家,您对您自己的艺术作品的要求,具体来说,究竟有哪些?

谭延桐:你知道的,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艺术世界里的探索者,说是探险家也行,因此,我的文学作品也好,音乐作品也好,里边,都是饱含了显而易见的探索的元素的。我是绝不允许我的任何一个艺术文本沦为大路货、冒牌货和便宜货的。也就是说,在严肃的艺术创作上,一直以来,我都是恪守着我的生命性格的。久而久之,我的生命性格自然也便成了我的艺术性格。给我的文本一个锐角,一些骨气,一些特质,一些异质,一直以来,我都是这样默默地嘱咐我自己的。正因如此,我才坚决地甚至顽固地去拒绝追随,拒绝迎合。如果一定要用“追随”和“迎合”这类的说法的话,那么,我坚定不移地去追随的,义无反顾地去迎合的,也是我的内心的旋律,而不是什么风声雨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