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谭延桐
谭延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4,671
  • 关注人气:31,2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大学附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再次使用谭延桐散文

(2011-01-19 09:18:52)
分类: 教育空间

广西大学附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再次使用谭延桐散文

                                    一粒种子的广阔性

                                                       谭延桐

    在这粒种子埋进泥土之前,慢慢苏醒之前,长出胚芽之前,深深扎根之前,一派葳蕤之前,摇曳多姿之前,开出花朵之前……你不知道它究竟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纵使你有千智万慧,纵使你懂东学西学。这便是一粒种子的广阔性。种子的广阔性与你的智识和言取无关。唯一有关的,便是它自身的资质和潜质。
    看着一粒种子由最初的原始形态逐渐变成了后来的神话形态——是的,它仍然是一粒种子,是特殊的种子——你这培育种子的人,便在瞬间被岁月加冕,披上了无上的荣耀。你像君王一样,站着,承接着从种子那里不断飘来的芬芳。这才叫芬芳,你说。这才叫馥郁,你说。这才叫微醺,你说……你由一个沉默的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无话不说的、滔滔不绝的人,你说……你实在是,有着太多太多想要说的话。而这些话,无一例外地都被你赋予了崭新的涵义。涵义,多好啊。宇宙不能没有涵义,生命不能没有涵义,种子不能没有涵义……同样,话语也不能没有涵义。只有当涵义真正挨近了,融合了,难分难解了,生命才会拥有更高的质量,更多的分量,更缤纷的色彩,更丰富的滋味,更昂贵的价值。
    广阔性。如果谁都不喜欢广阔性,就不会突然有了那么多的广场了——又是规划,又是征地,又是拆迁,又是建设,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如果谁都不喜欢广阔性,就不会有那么的人涌到大平原、大草原、大莽原上去了——又是精力,又是体力,又是财力,容易吗?如果谁都不喜欢广阔性,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钻到梦里去了,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又是在梦里唱歌又是在梦里跳舞,就恨不能永远地留在广袤无边的梦里……广阔性,这才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一样东西。
    种子有了广阔性,种子便成了打不败的种子。那些永远地离广阔性很远的人和物,是不可能会体会到蓝天的蓝度、绿水的绿度、高山的高度、长河的长度、鲜花的鲜度、美酒的美度的。这就注定了,他们是可怜的。自己不可怜自己,别人也会把或多或少的可怜的目光稳稳地投向他们,并暗示他们,他们是可怜的。而可怜的生命,是不可能会养育出可喜的神话来的。养育神话,靠的不是狭隘,而是胸怀,有多大的胸怀,就会有多大的可能性、超越性、丰富性和经典性。
    你看,那个青年,他在做什么——他在念咒,让自己变成一粒最优质的种子。先变成最优质的种子再说,他肯定就是这么想的。果然,多少年后,他变成一粒最优质的种子了。接下来,他便给自己不断地浇水,不断地施肥,并把所有遮挡阳光的物件全部拆除,下了猛力,洒下热血……现在,你再看,再看他,已是硕果累累了吧?如果你再细看,自然就会看到他内心无比的开阔性和无比的广阔性。这开阔性和广阔性从他的眼睛里不断地泄露出来,我们便读到了一首又一首的外射晶光、内含生气的诗。这样的生命如果不拥有诗样的人生谁又会有资格来拥有?

    如果普鲁斯特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在病床上完成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的皇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如果爱迪生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在一生中获得一千多项国际专利;如果萨尔瓦多·达利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成为融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全息主义于一体的绘画巨擘;如果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给人类创造出一个永恒的独具魅力的“瓦尔登湖”;如果高更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把整个塔西提岛高高地举过自己的头顶……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广阔性,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广阔性,鲁滨逊漂流无疑也是为了广阔性……数不胜数,千枝万叶。

   也只有具备了生命的广阔性之后,生命才会风驰电掣,摧枯拉朽,逼近山外山、天外天、梦外梦、歌外歌……一粒种子的广阔性,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个体生命的广阔性。在时间的肥沃的土壤里,其实我们无不都是一些或蒙恩或蒙难的种子。蒙恩也好,蒙难也好,不停止自己的生长,并怀抱着无边的广阔性,一切,也就成了。

                                      (选自《中国现当代名家文学大系•谭延桐经典散文卷》,有删节)

 

1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才能让一粒普通的种子变成具有广阔性的种子?(4分)

 

                                                                                      

 

                                                                                       

15、说说下列句子的涵义(4分)

①种子有了广阔性,种子便成了打不败的种子。(2分)

                                                                                                  

②在时间的肥沃的土壤里,其实我们无不都是一些或蒙恩或蒙难的种子。(2分)

 

                                                                                                 

16、作者本是写“一粒种子的广阔性”,为什么最后又写到了普鲁斯特、爱迪生、萨尔瓦多·达利、亨利•戴维•梭罗、高更等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7、仿照第六段中划线部分的句子,再仿写出两组句式相同、内涵接近的句子。(4分)

 

                                                                                      

 

                                                                                      

18、“也只有具备了生命的广阔性之后,生命才会风驰电掣,摧枯拉朽,逼近山外山、天外天、梦外梦、歌外歌……”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具体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4、①自身的资质和潜质②要有培育种子的人③要有宽广的胸怀④给自己不断地浇水,不断地施肥,并把所有遮挡阳光的物件全部拆除,下了猛力,洒下热血。(每点1分)

15、①生命有了超越性、丰富性或真正的实力之后,生命自然就会立于不败之地。

②在时间这块特殊的土壤里,我们都是一些有幸或不幸(蒙受恩泽或遭受灾祸)的特殊的种子。

16作者运用了联想思维,(1分)由自然的种子联想到生命的优良品种,思维有了进一步延伸,内容有了进一步拓展,(2分)从而使文章增添了纵深感和丰富性,显得很饱满。(1分)

17、答题要求:句式:如果           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                                                

(只要合理就给满分。每写出一组得2分)

18、只有让生命具备了一定的广阔性,生命才会具有力量感,才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才能放射出独特的光芒,才能接近自己的理想状态,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使自己的生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实现心中宽广的梦想或期盼。

 

本考卷考试时间:2011年1月17日上午。 

 

信息来源:广西大学附中廖素婷老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d2466f0100obdm.html#comment1

 

 

 

 

2010年1月25日上午广西大学附中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用的谭延桐散文《让生命成为一本好书》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gwjc.html

 

 

附记:

    据不完全统计,谭延桐散文《家是地球的中心》《决斗》《不画别人的风景》《对面的茑萝》《石头里藏着雕塑》《琐事很狡猾》《拿自己的生命当柴烧》《它还会再少下去吗》《苹果是一颗心》《真正的响声》《樱桃树下》《群鸟飞过大明山》《让生命成为一本好书》《命运那里有许多球》《手杖会开出花朵》《美好的仗》《好书可以照明》《爱默生递给自己一只大烟斗》《一粒种子的广阔性》等,曾先后200余次用作人教版及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海南等省市的高考、中考、期中考、期末考等语文试卷的现代文阅读题、材料作文题及教师业务理论考试题等。是中国当代作家中选用最多的作家之一。

 

 

 

附《一粒种子的广阔性》全文:

    在这粒种子埋进泥土之前,慢慢苏醒之前,长出胚芽之前,深深扎根之前,一派葳蕤之前,摇曳多姿之前,开出花朵之前……你不知道它究竟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纵使你有千智万慧,纵使你懂东学西学。这便是一粒种子的广阔性。种子的广阔性与你的智识和言取无关。唯一有关的,便是它自身的资质和潜质。
    看着一粒种子由最初的原始形态逐渐变成了后来的神话形态——是的,它仍然是一粒种子,是特殊的种子——你这培育种子的人,便在瞬间被岁月加冕,披上了无上的荣耀。你像君王一样,站着,承接着从种子那里不断飘来的芬芳。这才叫芬芳,你说。这才叫馥郁,你说。这才叫微醺,你说……你由一个沉默的人,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无话不说的、滔滔不绝的人,你说……你实在是,有着太多太多想要说的话。而这些话,无一例外地都被你赋予了崭新的涵义。涵义,多好啊。宇宙不能没有涵义,生命不能没有涵义,种子不能没有涵义……同样,话语也不能没有涵义。只有当涵义真正挨近了,融合了,难分难解了,生命才会拥有更高的质量,更多的分量,更缤纷的色彩,更丰富的滋味,更昂贵的价值。
    广阔性。如果谁都不喜欢广阔性,就不会突然有了那么多的广场了——又是规划,又是征地,又是拆迁,又是建设,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啊;如果谁都不喜欢广阔性,就不会有那么的人涌到大平原、大草原、大莽原上去了——又是精力,又是体力,又是财力,容易吗?如果谁都不喜欢广阔性,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喜欢钻到梦里去了,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又是在梦里唱歌又是在梦里跳舞,就恨不能永远地留在广袤无边的梦里……广阔性,这才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一样东西。
    种子有了广阔性,种子便成了打不败的种子。那些永远地离广阔性很远的人和物,是不可能会体会到蓝天的蓝度、绿水的绿度、高山的高度、长河的长度、鲜花的鲜度、美酒的美度的。这就注定了,他们是可怜的。自己不可怜自己,别人也会把或多或少的可怜的目光稳稳地投向他们,并暗示他们,他们是可怜的。而可怜的生命,是不可能会养育出可喜的神话来的。养育神话,靠的不是狭隘,而是胸怀,有多大的胸怀,就会有多大的可能性、超越性、丰富性和经典性。
    你看,那个青年,他在做什么——他在念咒,让自己变成一粒最优质的种子。先变成最优质的种子再说,他肯定就是这么想的。果然,多少年后,他变成一粒最优质的种子了。接下来,他便给自己不断地浇水,不断地施肥,并把所有遮挡阳光的物件全部拆除,下了猛力,洒下热血……现在,你再看,再看他,已是硕果累累了吧?如果你再细看,自然就会看到他内心无比的开阔性和无比的广阔性。这开阔性和广阔性从他的眼睛里不断地泄露出来,我们便读到了一首又一首的外射晶光、内含生气的诗。这样的生命如果不拥有诗样的人生谁又会有资格来拥有?
    如果海明威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成为一个打不败的硬汉——别人不敢吃蚯蚓和蜥蜴,他敢;别人不去墨西哥斗牛场上显身手,他去;别人无能闯荡非洲原始大森林,他能;别人没有勇气让自己置身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有勇气,并且冒着奥军的炮火抢救出了那位负了重伤的意大利士兵,最后感动了一向顽硬的奥军将领,毅然下令停止了炮火袭击,放了他一命;别人没有雄心表示超过莎士比亚,甩掉屠格涅夫、莫泊桑、斯汤达等,他有;别人说不出不捧回诺贝尔文学奖的奖杯毋宁死的惊天动地的“胡话”,他说得出,并且在他的朋友福克纳1949年成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的第五年,他也捧回了最为闪亮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奖杯……是的,只有具备了生命的广阔性之后才会在天地之间留下“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人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是就是打不败他”的霹雳般的巨响,半个多世纪以来都声震寰宇震耳发聩。
    如果普鲁斯特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在病床上完成洋洋洒洒一百多万字的皇皇巨著《追忆似水年华》;如果爱迪生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在一生中获得一千多项国际专利;如果萨尔瓦多·达利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成为融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全息主义于一体的绘画巨擘;如果亨利•戴维•梭罗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给人类创造出一个永恒的独具魅力的“瓦尔登湖”;如果高更的生命没有广阔性,就不可能会把整个塔西提岛高高地举过自己的头顶……孔子周游列国是为了广阔性,郑和下西洋也是为了广阔性,鲁滨逊漂流无疑也是为了广阔性……数不胜数,千枝万叶。
    也只有具备了生命的广阔性之后,生命才会风驰电掣,摧枯拉朽,逼近山外山、天外天、梦外梦、歌外歌……一粒种子的广阔性,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个体生命的广阔性。在时间的肥沃的土壤里,其实我们无不都是一些或蒙恩或蒙难的种子。蒙恩也好,蒙难也好,不停止自己的生长,并怀抱着无边的广阔性,一切,也就成了。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诗人艾青的这首《礁石》,应该说是我们这些会呼吸的特殊的种子的最逼真的画像了。若是这样,就没有什么再说的了,我们就是一些被神悦纳的种子,日月星辰都乐意颁发光辉的种子。这种子,像礁石那粒坚硬的种子那样紧紧地咬着自己的牙齿坚决地就是拒绝腐烂,我们的果子自然就绝不会腐烂。这时候,一粒又一粒种子的广阔性全部完成了,整个人类的广阔性自然也就完成了。剩余的,便是倾听由神话演奏的神奇的乐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奥德修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