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谭延桐谈诗(十九)

(2010-06-28 00:04:11)
分类: 文学评论

谭延桐谈诗(十九)

1、从当下的汉诗现状来看,我们格外缺乏两种诗歌:一是特别刚劲的诗歌,二是特别细软的诗歌——注意,这个“特别”——长期以来,不软不硬的诗歌总是特别地多,正是这不软不硬,导致了诗歌性格的丧失。而诗歌的性格,从来都是至关重要。钻石失去了钻石的性格便不再是钻石,绸缎失去了绸缎的性格便不再是绸缎,明摆着的道理。抹杀诗歌的性格,很显然,这不是一个好诗人的做法。
2、好诗,我们就在灵魂深处用“一位诗”来称呼;坏诗,我们就在肺腑中央用“一头诗”来称呼。也好有个明显的区别。
3、研究——是诗人你就必须研究,做一个“研究家”。仅仅呈示,是远远不够的。何况,呈示的前提是研究。
4、不要迷信“名诗”,千万不要迷信;要相信“真诗”,千万要相信。诗人是应该有诗人的眼光、认知和判断的。若缺乏,你就和小市民无异。
5、如果你的生命系统里确保安装了一个可靠的“杀毒软件”,硬要去接近“挂马诗歌”,以此来增添你的认知,那也未尝不可。否则,就会徒添尴尬。
6、奔放些,再奔放些;大胆些,再大胆些……如果你要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的话。
7、诗说,在此。而你却说,在彼。“符号美学”和“接受美学”也便就此诞生了。
8、记住,我亲爱的朋友:世人大多都是世俗的,比你想象得还要世俗,要多世俗就有多世俗。不信你就证实一下:把世界级的诗歌大师的人们普遍感到比较陌生的作品换成一个无名氏的名字寄给中国的纯文学杂志,能有百分之一的刊发率就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反过来,你把一个无名氏的作品署上一个有影响的诗人的名字,那刊载率肯定就会大大地上升……要看清世人的嘴脸。如果你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也不应该只带着凡眼上路。
9、写诗是诗人的本分。写诗之外的讨巧,却远离了诗人的本分。诗人应该安守诗人的本分。不本分的“诗人”,大可不必,把他们视为诗人。
10、不透气的诗歌,不是好诗歌。但怎样透气,须有了相当的诗歌的经验之后才会懂得。
11、一味地做“好人”的诗人,既不敢怒也不敢言的“诗人”,毫无正气和担当的“诗人”,连真正意义上的人都不是,怎么可能会是诗人?
12、只是分行却毫无诗意的诗歌,比不分行却毫无诗意的散文、小说等等还要让人厌恶。没有比不是诗歌却摆出一个诗歌的架子的诗歌更让人厌恶的了。要说欺世盗名,这也是一种。
13、电脑里的垃圾,要清理,不用多长时间。可诗坛上的垃圾,要清理,就难了,就不止是几十年的时间了。有些人生来就是制造垃圾的。
14、诗歌界的“墙头草”越来越多,这是莫大的悲哀。正是这些“墙头草”败坏了诗人的名声,亵渎了“人类的天线”、“种族的触角”、“神的代言人”……是“墙头草”倒也罢了,却硬要把自己说成是“参天大树”……这就更加悲哀了。
15、写诗的时候,有经验的诗人都懂得用一种特别的气氛去将每个意象炖熟……
16、有些人写了一辈子也可能不懂写作,有些人做了一辈子的文学编辑甚至主编也可能不懂文学。
17、不该闭上的词语却闭上了,我看到在有些人的诗里。
18、是的,把他们的全部的“诗”扔到火炉里,也未必就能炼出一句真正意义上的诗来。
19、意象是乐手。许多意象组成了一个自然特殊的诗歌的乐队。诗人都是这特殊乐队的指挥。
20、诗人牵线,让许多词从此有了姻缘。从这层意义上来说,诗人都是“月下老”,胜造七级浮屠。
21、心灵上的细腻以及独特性,你若没有,就不要死缠着诗歌了。诗歌非常看重这两样品质:细腻和独特性。纵使你有千样品质,却唯独缺乏这两样品质,那也罢了。我看,罢了。
22、螃蟹走到哪里都带着两把钳子,可它并不是修理工。诗坛上,这样的“螃蟹”总是特别地多。奇怪的是,竟然有人信这些“螃蟹”,就像信邪教一样。 

 

 

相关链接:
谭延桐谈诗(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hgnj.html
谭延桐谈诗(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hujk.html
谭延桐谈诗(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ipnr.html
谭延桐谈诗(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0668.html
谭延桐谈诗(五):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0a34.html
谭延桐谈诗(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9xii.html
谭延桐谈诗(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a4xl.html
谭延桐谈诗(八):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cgkv.html
谭延桐谈诗(九):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f9tj.html
谭延桐谈诗(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fyqn.html
谭延桐谈诗(十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gtnb.html
谭延桐谈诗(十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gyfm.html
谭延桐谈诗(十三):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h32e.html
谭延桐谈诗(十四):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iu8c.html#comment1
谭延桐谈诗(十五):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iw7z.html#comment1
谭延桐谈诗(十六):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j5qs.html#comment1
谭延桐谈诗(十七):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j6uc.html#comment1
谭延桐谈诗(十八):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jf7j.html#comment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