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下午,在广西文联八楼会议室出席广西桂学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桂,是广西的简称。从词源学上来讲,“桂”作为一个地名的简称,先是来源于桂州。桂州是南朝梁天监六年也即公元507年在桂北和桂东设立的一个州,但州治在苍梧、郁林一带仅存了33年后就移到了今天的桂林地的始安县。唐至德二年也即公元757年始安县改名临桂县(中国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县之一),仍为桂州州治和桂管经略使治所。明代洪武初年改为桂林府的府治。明清两朝一直是广西省会,是广西政治、文化的中心。由此可见,“桂”先是作为桂州、桂管经略使和桂林府的简称,后来才有了桂林长期作为广西省会而升为广西简称的词义拓展。桂学,最早是一百多年前由康有为先生首次提出的。1894年,康有为先生在桂林写下了《桂学答问》和《桂学答问序》,可视作桂学的先声。桂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桂林学,广义是广西学,但从实质意义和普遍意义上来说,桂学显然是指广西学术文化的总称,它概括和研究的对象是整个广西文化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具体研究的是八桂文化的历史渊源、地域特色、学术成就、地位影响等等。但广西文化研究和壮学研究显然有着明显的异处。桂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它与悄然升起的齐学、鲁学、湘学、楚学、徽学、蜀学、闽学等并生并茂,显然都是国学内涵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广西文联主席潘琦、广西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德昌、广西文联副主席赵如锋、广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罗传洲、广西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谢麟、广西教育学院院长容本镇、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李建平、广西师大出版社社长何夏林、南国早报社社长、总编蒋钦挥、广西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冯艳冰、广东国际华商会副会长彭鹏、广西日报社综合副刊部主任黄祖松、广西日报社综合副刊部副主任蒋锦璐、广西教育学院副院长唐晓萍、广西师范大学教授黄伟林、张利群、刘铁群、广西大学教授王建平、广西党校教授陈学璞、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黄新球、广西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张东、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韦吉锋、贺州学院中文系副主任郑威、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秘书长唐春烨、南方文坛杂志社编辑部主任何述强、广西文研室编辑部主任严琴等共40余人参加了代表大会。
广西桂学研究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结束后,与与会代表们一起在明园饭店共进晚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