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赫尔海斯和米丽尔的合唱为什么会终止

(2010-03-30 16:56:12)
分类: 写意散文

赫尔海斯和米丽尔的合唱为什么会终止

                                                 1

    米丽尔是赫尔海斯曾经用心对待过的一位女子,这,毫无疑问,从赫尔海斯的滚烫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出。可是,米丽尔却一再地令赫尔海斯失望,再失望……结果,就导致了分道扬镳。他们分手的仪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让各自的心灵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上,复归平静,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似的。要说没有一点儿遗憾,那也是假的。反正,生活的辞海里总会有遗憾,这样的,那样的,它们的名字统统叫做遗憾。赫尔海斯一再地对自己这样说。说完了,便回转了心,朝着更高阔更明亮的地方义无反顾地去了,只留下了一个背影,那是一个醒目的背影,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懂得这个背影的含义。

一朵用热血浇灌了半度春秋的火玫瑰,就这样枯萎了,因为它实在是太弱不禁风,经不住一场又一场的风的严峻的考验。怪谁,谁知道,反正它是经不住滚滚而来的风的考验的。说枯萎,就枯萎了,莫明其妙地,也理所当然地。赫尔海斯和米丽尔直到合唱结束也没有见过一面,和米丽尔见面的机会都留给别人了。说到了别人,就不能不提到文坛的险恶,可是,这险恶,米丽尔并没有听说过,在认识赫尔海斯之前。米丽尔奋不顾身地跳进险恶的河流之后,始终没有试出个水深火热来。赫尔海斯出于真心的呵护,便一再地提醒米丽尔,米丽尔从来都只是半信半疑。这便是,他们的悲剧的开始。爱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信的,可是米丽尔不懂,也不愿去懂,只是一味地凭情绪,我行我素。如果,米丽尔在时间的湍流中站稳了脚跟那也行,可事实证明,米丽尔并没有站稳脚跟。就在赫尔海斯越来越担忧越来越着急的时候,便把自己的有力的手再一次伸给了米丽尔,米丽尔却视而不见,根本就不给情面,最后倔强地把赫尔海斯的手给挡在了一边,并在心里这样说,我能行,你何必多此一举……是的,她太倔强了,可惜倔强得不是地方。

眼看着,涡流就越来越湍急了……

            2

    赫尔海斯和米丽尔通过很多信,因为他们不在一地儿。具体有多少,你想象一下“很多”的含义自然也就知道了。赫尔海斯从来没有给哪一个人写过那么多的信。自然,赫尔海斯是爱米丽尔的,如果不爱,就不会写那么多的热情洋溢的信了;至于米丽尔是不是真心地爱过赫尔海斯,坚定地拥护过赫尔海斯,就只有天知道了,可是,天不说话,天永远是个哑巴。不能指望天,凡事都得指望自己,赫尔海斯心里很清楚。

    风刮来一页,赫尔海斯就读一页——

“这种烦燥和失望的情绪,从几个月前你说彼特珊的事时就有了……”米丽尔在给赫尔海斯的信中这样写道。读到了这里,赫尔海斯就直感吃惊,但还是十分耐心地读了下去,并回复了米丽尔:“就是你不说,我也早就已经觉察出你的变化来了。有变化,也是很正常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永远只是一个状态,就像液体有可能变成气体和固体一样。我一直就在这么想,因此就没把你的太多的变化放在心上,尽管你的这些变化不断地在抹杀我的热情。既然你的“烦燥和失望的情绪”积攒了这么久了,也的确是该爆发了。还是爆发了好,也免得炸伤了你自己。”

“当时你用了一些语句令我很吃惊,感觉你的高大形象一下变成普通的老男人了……”收到了这封信,赫尔海斯又是十分耐心地回复道:“当时我是把你当成了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人了,因此我才口无遮掩掏心掏肺什么都说对你丝毫没有保留的。我原本并不高大,也极为普通,但绝对不是你说的什么‘老男人’,我的心态年轻着呢,而且无比年轻。生理年龄,目前也和‘老男人’扯不上任何联系。何况,我说过,真正的艺术家从来都是没有年龄的。”

“你也知道,有时候量变会引起质变的,逆反是一点点积累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赫尔海斯是再也明白不过了,可这“逆反”,就让赫尔海斯深感莫明其妙了。赫尔海斯是这样对米丽尔说的:“是的,我知道,既然发生了质变了,我们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了,再继续也是用沙堆山,用雾造楼;既然现在逆反,将来肯定更逆反,是的没有必要了。谢谢你再次提醒了我。”

“我承认我不该在电话里对你烦躁。”看了这句,赫尔海斯心动了一下,然后继续对米丽尔说道,“你的烦燥是没有道理的。你的一再的烦燥一下子就把我推出了十万八千里,直让我觉得,我们实在是,不是一路人。如果真的是一路人,你就不该因为我的良言而烦燥,只因为别人的浑话而烦燥了”。

“可是你也替我想想,从几个月前的维索,一直到现在的所有人,你一直都在大篇幅的说他们的不是,即使我心里明白你说的可能是对的,可是忍受力也受不了了。”看到了这里,赫尔海斯愣了半天,然后继续回复道:“‘可能是对的’?看来,你的确是乏信乏知,对我。我要的那一份默契,相爱的人最最起码的默契,所必须的默契,你没有,或者说你给不了,我才一再地说。若是有默契在,我点到为止,你就懂了,我也就没有必要啰嗦了再啰嗦了。正是因为缺乏这份我所看重的默契,因此我才啰嗦了那么多的。可是,没有用,你至今仍然执迷不悟。算我白说了好了。维索是个被扭曲的人,其他的有的是政客且平庸,有的是文坛混子且无耻……你能让我昧着良心说他们如何如何好吗?我一味地说好,那不是对你不负责任最后误了你了吗?其实我完全可以狡猾一点,虚伪一些,你提到任何人时我都说好,做个好好先生,只在心里竖起一座不屑的塔,既挡风,又遮雨,为自己。可是,为了你,完全是为了你,我才……阿根廷称得上是诗人的诗人,你如今真的还没接触到,这是事实,如果你真的接触到了,我就说好还来不及呢。绝大多数真正的诗人都没有精力像苍蝇一样在世面上飞来飞去,这也是事实。他们只像地火一样在燃烧,根本就不浮出水面。以前的,就算我多舌了,以后我再也不会说了。以前,我之所以说,也是因为我看得通透,而像我这样看得通透的人少之又少,有很多人想看得通透一是没有我的阅历二是没有我的眼光三是没有我一直以来的高度的警醒和警觉。就让皇帝的新装继续好了,反正这年代流行这玩意儿。能走多远,就看与谁同行,你愿意与谁同行就与谁同行好了,那是你自己的事儿。经书里说,要想不结恶果,就必须远离恶环境、恶人和恶业。你捉摸一下好了,如果愿意的话。在这事儿上,我已经是苦口婆心了,你不解,不解就不解吧,我也没有办法。人人都有自己的命,有你的命在等着,你去迎接好了。”

更让赫尔海斯感到不能容忍的是,米丽尔竟然认为赫尔海斯的《诗人中的诗人》里的评论只是泛泛而夸,而没有抓住语言、意境、情感或力量等实质性的东西来写。是米丽尔的感知系统和判断能力偏离了实质,米丽尔却不知道,这是多么地可怕。米丽尔还说,有不少人说“你评的不是文,评的是人”……因此你应该严谨一些,免得让别人怀疑你对文学的态度……就更是可笑了,连苍天都想笑得地动山摇。因此赫尔海斯当即反驳道:我怎么评论是我的事儿,别人管不着。任何文本都须“敲敲门,有人在”,我在评论文本价值的时候当然就要涉及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因为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史就是心灵史。我的任何评论都没有泛泛而谈和不严谨的幼稚病,说那话的人显然是在不懂装懂,挑拨离间。更更可笑的是,米丽尔竟然认为赫尔海斯的评论不够克制,缺乏学术味道,只是华彩文章……大概也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无知的话了,这是多么地无知啊。赫尔海斯是这样回复米丽尔的:“我的评论文字一向是有着不可替代的思想高度、学术价值和价值判断的,并不仅仅是什么‘华彩文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风格,我的风格就是这样。”

    赫尔海斯曾在他的评论中提到过一位天才作家,米丽尔看到了,说什么:你把米丽尔夸上了天,可米丽尔的文本毛病也有很多,比如言语冗长,重复等,你却视而不见……真是让赫尔海斯惊骇了又惊骇。“月亮本来就是在天上的,并不是我把那位天才作家夸上了天的。不承认月亮是在天上的,全都是瞎了眼的猪,这还用说?月亮上也有坑坑洼洼、阴阴暗暗,可总不能因为这个就去贬低月亮吧?任何文本,包括世界上所有大师的最伟大的文本,都能挑出许多的毛病来,只要这些所谓的‘毛病’不是致命的‘毛病’就行。何况,那位天才作家的文本并没有任何语言冗长、重复的毛病。我也没有视而不见的习惯。”赫尔海斯愤愤写道,然后继续写,“如果这样说,庞德的《比萨诗章》,埃利蒂斯的《英雄挽歌》,里尔克的《杜依诺哀歌》,布罗茨基的《悼罗翰·邓恩》,艾略特的《荒原》,帕斯的《太阳石》……那才叫‘冗长’、‘重复’呢”。也不知道米丽尔听懂了没有。估计她是听不懂的,因为她已经心甘情愿地跟着世俗的判断跑了很远了,回不来了。即使想回来,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

    火药味,马上就很浓很浓的了。

    可是,米丽尔还在埋怨,埋怨赫尔海斯生她的气。

“我当然生气了,我亲爱的竟然把他们那些连半吊子都算不上的人的话放在心上了,他们哪里懂什么文学啊,全是混子啊,而且是大混子。我的评论文章至少在百年内是不可能会有人超越的,我的评论文章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而他们的却只有可笑的‘时代性’和‘游戏性’。”

这话,米丽尔避开了,因为赫尔海斯深深知道,她是不会承认的,特别是从骨头里承认。危机,也便四伏。

“我是宁愿失去你对我的信任也要誓死捍卫真理的。你怎么会听信乌鸦的浑话却偏离老鹰的真话呢?这我就不明白了。你一向稀里糊涂的,真的是需要捧喝了。即使我们不爱,你也应该分得清哪是高山哪是土丘哪是太阳哪是萤火虫的啊。比如,你不久前发给我的那些评论文字,意思是要我向某人学习的,可于我而言,它们毫无价值,还没有进入评论的理念呢。”赫尔海斯的怒火越来越旺,最后说,“也许我们真的就是两路人,因为你喜欢看表相,而我紧紧抓住的却是实质。但愿你的目光能够敏锐起来,看清人和事,并明辨是非。要不,很可能你只是暂时写出一些好文字来,然后,写作的感觉就被那些不懂装懂的混子给彻底败坏了。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太遗憾了”。

                                               3

    合唱的曲子,被风席卷而去……

“境界广阔而深远,思想超拔而高耸,文本纯净而迷幻……”这便是众人给予赫尔海斯的评价。真正有良心的人,不怀成见的人,都说赫尔海斯的评论是一流的,浸入了灵魂的音乐和舞蹈的,代表了阿根廷的巅峰文学理论的,却没有一个敢露出自己的猥琐和浅薄在赫尔海斯面前指手画脚的,不为别的,只为,他们没有资格。要指责太阳,也是要有资格的啊。

浅薄和无知,在这个世界上真的是无处不在。连爱都不能拯救这样的浅薄和无知。

    相安无事,那不叫默契;相安有事,那才叫默契。有人说,山和水很默契,那是有人想当然。想当然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正是这些想当然的人,混淆了视听。赫尔海斯所需要的,却是真正的默契。

                                                4

    合唱停止了,祝福却依然在继续。祝福,也是有它自己的方向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