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谭延桐散文集《老挝:遍开塔树花》是老挝的自然、历史、地理、宗教、文化、民俗、艺术等等的全景式展示,重点凸显了其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为国人认识老挝这样一个宗教国家提供了一幅幅生动的立体画。内文插图全部彩印。自2006年10月1日由广西民族出版社以高重视、高品质、高品位图书隆重推出以来,已再版三次,连年被用作中国-东盟博览会国内外贵宾礼品赠书,同时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图书市场、图书城等销售,全国各大图书馆也有收藏。《老挝:遍开塔树花》曾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颁发的“第十四届广西优秀图书一等奖”。
北京图书市场:http://youa.baidu.com/item/f90e4a2adbe4664346f4bbe7(该页面展示了《老挝:遍开塔树花》的原大封面、内文插页、内容简介和目录等。
《老挝:遍开塔树花》评论: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152b070100ghio.html(《写老挝的最好的一本书》,选自《书情书魂——广西民族出版社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老挝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文化、教育、旅游、风物等等,本书一网打尽。要想全方位地触摸老挝,了解老挝,深入老挝,记住老挝,本书愿做你最可信的导游。它将引领你去追溯,去探寻,去钩沉,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从而让你的心灵满载而归,从此变得更自然、更怡然、更廓然,更超然,一如老挝的国花——塔树花。
本书和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写老挝的书有着本质的不同。“编后语”里这样说:“这是国内第一本从文化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老挝的书。”它既有史料性也有艺术性,既有现实性也有超越性,既有感性也有理性,既有写生也有写意,既有诗情也有画意。文字的美好和老挝的美好,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展卷读去,你定会浮想联翩,意兴湍飞。
大16开本,18万字,印制豪华,精美典雅,十成品相,国内一流。首次印数:10000册。定价:36:00元人民币。
目录
第一章 站在时空的立交桥上
平原上捡来的传说
行走的象征
心被寮化
葱茏列队而来
带着重号的词条
第二章 被佛光加冕
老泰战争中出生的瓦普
塔銮的金黄
去佛的家里做客
第三章 挥之不去的和声
68个声部
用国王的头颅换来的节日
玫瑰红了之后
与眼泪无关
血液里的传统
长了脚的屋
一次次蒙受传说的召见
胃的节日
第四章 这里的阳光最有营养
人人都是舞蹈家
为了让生命长成参天大树
不断点燃的焰火
第五章 不容错过
地球上的新月
由勃拉邦佛镇守着
垂直跑道
见多识广的河
独一无二的棋局
镶嵌在群山之间的神话
被提拔为神仙
石缸里装的全是谜
第六章 数不清有多少不动产
忍不住想说说老挝的“穷”
惊世骇俗的隐土
编后语
后记
写老挝的最好的一本书
徐阡寒
《老挝:遍开塔树花》是中国当代散文十家之一谭延桐的散文著作,由广西民族出版社隆重推出——说是隆重,并不夸张,因为自2006年开始,它已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长年礼品赠书,并一版再版。16开本,十成品相,装帧印刷国内一流。这是我的初步印象。再一页一页地翻开来,感觉就又不同了,既有文,也有图,实在是对得起“图文并茂”、“文采飞扬”这些词。
还是先看看它的主要内容吧——
老挝的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文化、教育、旅游、风物等等,本书一网打尽。要想全方位地触摸老挝,了解老挝,深入老挝,记住老挝,本书愿做你最可信的导游。它将引领你去追溯,去探寻,去钩沉,去感受,去发现,去思考……从而让你的心灵满载而归,从此变得更自然、更怡然、更廓然,更超然,一如老挝的国花——塔树花。通过这样一个大体上的勾勒,你就知道它的包罗万象和异彩纷呈了。
写老挝的书,世界上已经有一些了,但这本书和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写老挝的书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既有史料性也有艺术性,既有现实性也有超越性,既有感性也有理性,既有写生也有写意,既有诗情也有画意。文字的美好和老挝的美好,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关键是,它像塔树花一样,属于心灵科,处处打上了心灵的烙印。展卷读来,你定会浮想联翩,意兴湍飞。
可能你会以为它是一些一般意义上的游记了,错。一般意义上的游记,都是走到哪里写到哪里,它却是感知在哪里笔就紧跟到哪里。这样的感知,自然是独到的,深刻的。笔墨跟着独到深刻的感知一路走下去,走出来的自然就是非同一般的路了。是的,我是很乐意把这本书作为一条路的,引领我们去认识去探索的文化之路和精神之路。沿着这样一条黄金之路一直一直走下去,收获大把大把的美好和感动,这是肯定的。大概也正是因为如此,“编后语”里才这样说,这是国内第一本从文化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老挝的书吧。是的,它首先是文化的,属于文化散文。
书和人一样,都是由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组成的。这本书的外在的形象,上面已经说过了;至于它的内在形象,也就是说内涵,或者说是意蕴,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我的意思是说,它是有张力的,有空间的。这种张力和空间,显然使它避开了“实打实”,避开了对读者的低估,并让人们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实打实的文字叫材料,却不叫文学,更不叫艺术,而这本书是艺术。这样的艺术散文是牵引着读者一步一步往前走的。
文化,艺术,这是谭延桐总是揪住不放的两条经脉。这经脉,在谭延桐的笔下是相互连接的,贯通的。它既打通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打通了人和存在之间的关系。
都知道,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不了解佛典和佛法的人写起来肯定都会力不从心,浅尝辄止。谭延桐写起老挝来,却处处体现着佛法妙理,禅机禅趣,显得游刃有余。大概,这正是与他多年来一直研习宗教不无关系吧。还是来一起看看这段我随手从《去佛的家里做客》一文中拣出来的文字吧:“当时看到这里,我的脑袋一下子就空了。空空。空了的脑袋再也装不下佛寺基座上的那些有长龙护卫的梯道了,再也装不下回廊四周那些高大的圆柱了,再也装不下寺门上繁复的洛可可式雕饰了,再也装不下寺墙上那许多的浮雕了,再也装不下回廊里那许多的石雕佛像了……再也装不下了。佛教的观念,就是‘空’的观念。持空修空,就是心中有佛的人所追求的目标。空则无所求,空则静,静则定,定则智慧兴……战争,是非空的产物。这非空,就是贪嗔痴慢,就是财色名食睡,就是这些因所引来的果业……什么时候才能灭去这非空的产物呢?”从这样的文字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谭延桐作为一位亲历者和解说者,是没有放弃他的观察力和思想力的。他的思想,巧妙地告诉了我们佛的家景,也告诉了我们佛的家规。这佛的家规,才是最最重要的。
谭延桐的思想里装着人文景观,自然也装着自然景观。当他来到唐丁古洞的时候,他是阐释自己的妙悟的:“神秘,当然也是一种资源。我用我心灵的目光不断地开发着这种资源,开发着,开发着,便开发出许多的意境来了。很显然,这样的意境,更多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要不,它怎么叫‘神秘’呢?正想着,那边有一道光射了过来,很奇异的一道光。可惜,它转瞬即逝了。至今,我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一道什么光——也许,是天光?是佛光?当时我问过身边的一位台湾游客,你看到刚才的那道光了吗?他说,没有。可我明明是看见了的。是的,我看见了它。也许,它也看见了我。正因为这样,我似乎一下子就‘洞开’和‘洞悟了。”自然一向都是有生命的,这样的生命就如同谭延桐笔下的湄公河,生生不息。
许多人都以为老挝很穷,关于老挝的“穷”,谭延桐是这样辩解的:“‘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陶渊明说得好啊。明摆着的一个道理:一个有着坚定的信仰的民族,怎么可能会穷呢?即使他们在物质上并不富裕,但精神的贫困也是绝对不可能属于他们的,何况他们还有数不清的佛庙、佛寺、佛像之类的不动产呢。其实,青山绿水也是一种财富,淳朴自然也是一种财富,返璞归真也是一种财富,自信自足就更是一种财富……这样的财富,在老挝,比比皆是。”处处体现着辩证的眼光,处处闪耀着思辩的光辉。因此我就在想,如果没有情怀和思想的话,是不可能会捕捉到这样的境界的。说到了境界,我就想到了境界散文,《遍开塔树花》里的每一篇无疑都在境界散文的范畴。
可能有很多人不是非常了解塔树花。谭延桐之所以用“塔树花”这个意象统领全书,自然是有着他非常明确的想法的。塔树花,作为一种非常有气质、非常有风采的花,在老挝,早已是家喻户晓了。它的气质和风采,完全可以纳入“独特”的范畴。独特的朴素,独特的香气,独特的韵味,独特的涵义……老挝之所以选择塔树花来作为他们的国花,自然是有其更为宽广的想法的。首先,它是美丽而神秘的,美丽、神秘得就如同老挝的国土;其次,它是和蔼而亲切的,和蔼、亲切得就如同老挝的人民;再就是,它是充满了无限生机的,它的无限生机就如同老挝民族的希望……既似塔,又是树,且开花,作为老挝民族的最为醒目的一个象征,是再也恰切不过了。因此,在谭延桐的眼里,塔树花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一个亮亮闪闪的生命象征。并且说,“老挝处处是佛塔,处处是绿树,处处是鲜花。佛塔与蓝天相伴,绿树与大地为伍,鲜花与生命毗邻。不能不说,老挝的大地是一片迷人的大地,老挝的民族是一个可爱的民族,老挝的人民是一些执著的人民。认识了塔树花,自然也就认识了老挝民族的精神了。了解了塔树花,自然也就了解了老挝民族的性格了。如果,你去了老挝,千万不要错过,就和塔树花合一张影吧。和塔树花合一张影,也就等于和老挝合了一张影了,自然也就等于和老挝的精神合了一张影了。这张合影,自会陪伴你的一生,成为你一生的导引和启示。”
不能不说,这是一些有诗意有个性的文字。就是我不说,肯定你也已经品到了。因此,老挝总理布阿索内看了本书后说:“《遍开塔树花》是我至今为止所看到的外国作家写老挝的最好的一本书”。
选自《书情书魂——广西民族出版社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老挝:遍开塔树花》的部分网上资料:
http://0.book.baidu.com/zhongguotushu/m6/w33/h16/4806bb2f548a56.1.html
http://youa.baidu.com/item/4a2a54fde8b058fda003ba02
http://culture.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70807/newgx46b87338-1180174.shtml
http://www.bookuu.com/kgsm/ts/2006/11/22/1013839.shtml
http://www.amazon.cn/gp/product/B0011CGDO8?ver=gp
http://book.kongfz.com/14480/86882441/
http://youa.baidu.com/item/0b2a8376d15c59622114928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