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诗歌”的出现,特别是近些年的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起了很大的解构、稀释或颠覆作用,解构、稀释或颠覆了纸质媒体长期以来的独断性、垄断性、片面性和优越性。即使一个诗人一辈子都没能在纸质媒体上发表过一首诗,或像美国著名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一样生前只发表过几首诗,只要这个诗人写的是好的,也不会影响这个诗人的光芒,就是从“网络诗歌”的出现开始的。过去的好诗人被遮蔽的多,自从“网络诗歌”出现之后,被遮蔽的相对来说就少了一些。很显然,这是一件好事,是一种革命。凭什么,要让你官方的纸质媒体来垄断?你有资格吗?谁给了你资格?且不说有些官方纸质媒体的狭隘和平庸了,单说有些官方纸质媒体的良知,就很成问题。多少官方纸质媒体的诗歌编辑根本就不懂诗歌啊,多少官方纸质媒体的诗歌编辑总是在盯着这关系那关系啊,多少官方纸质媒体的诗歌编辑把自己手中的阵地当成了交易所啊,数都数不过来。一句话,在这个利益当先的年代,不要脸的诗歌编辑越来越多了。不是瞎了眼的,就是世故、势利、油滑、算计或无耻的,干吗非要把自己的诗歌的命运押在单一的纸质媒体上?过去是没有办法,因为过去没有网络,现在有网络了,而且比比皆是,干吗非要把自己的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信赖送给那些越来越不值得信赖的官方纸质媒体?
我做过二十年的文学编辑,从《山东文学》到《作家报》到《当代小说》到《出版广角》……我有资格说上面的话,因为我近距离地看得实在是太多了。如果全中国的文学编辑都怀着一颗敬虔之心,都凭着良心的尺度去行事,都有真正的价值判断的话,我敢说,中国的文学早就有救了,不可能一百多年来诺贝尔文学奖总是在像躲瘟神一样地躲着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扪心自问,我是一个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好编辑,像我这样整天地举着高质量的天文望远镜渴望从文学的星空里发现一些崭新的星辰的编辑越来越少了。我“吃亏”也是吃在这里,因为我一直没有学会老于世故和寡廉鲜耻。也许有人会说,你在纸质媒体上发表了三千多首诗歌,五百多万的散文、随笔、杂文、小说、评论、报告文学、影视剧本、歌曲等等,是与你多年来做编辑有关吧?回答是否定的,我凭我饱满的良心在说话。我做编辑,大多的时候都是小说编辑,而我从来就不是以写小说为主业的,我所发表的小说也都是直接寄给编辑部或向我约稿的小说编辑的。听起来好象这些都是些闲话,其实不是,绝对不是,因为我想更充分地来说明纸质媒体的局限性和糟糕性,凸显网络媒体的广阔性和可能性。这种广阔性和可能性,说穿了就是空间和张力,网络媒体比纸质媒体显然要更具有无限的空间和张力。
其实,“网络诗歌”这个命名并不准确,就像“朦胧诗”
这个命名并不准确甚至很可笑一样,在这里我只不过是姑且用之。并不是发表在网络上的诗歌都叫网络诗歌,你把《诗经》发表在网络上,它真正的名字也依然叫《诗经》而不可能叫“网经”或“网络诗经”。
我说纸质媒体是可疑的,并不是说网络媒体就是不可疑的,网络媒体也有许多山头、帮派、圈子、狼群、条框、禁忌等等,你在网络媒体上发了“不该发的”,同样遭拒绝。2008年5月14日我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发了一首题为《在心里降半旗》的诗,是为汶川的苦难同胞祈祷的,可不久就被新浪博客的管理员给移除了;2009年6月4日徐敬亚先生在我的博客评论栏里贴了一首诗,全是正义的声音,不久也被新浪博客的管理员给删除了。甚是不解。祈祷和正义在网络上也是很难行得通的。很多纸质媒体无耻,很多网络媒体敏感,没有办法。因为它们是同一个体制下的畸形儿。但相对来说,网络媒体还是要好一些。你删了,我就再帖,看谁拗得过谁。可纸质媒体就不同了,一旦拒绝了,你就徒叹奈何了;即使不拒绝,你也有面临着坐牢或杀头的危险。
谁都可以往网络上批发诗歌,自由度很大,这就造成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局面:车水马龙,鱼龙混杂。好的有,差的也有;让人击节的有,让人恶心的也有。全都加起来,再除以一个数,得出来的很显然就是一个平均数,也就是平庸。也就是说,从总体上来说,“网络诗歌”都是平庸的。因此,我基本上不看什么“网络诗歌”。人这一辈子充其量才三万来天,精力实在是有限得恨,浪费不起。即使看,也大多是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而不是带着学习的眼光去看。我就是这么一个态度,“咬定青山不放松”,谁也改变不了。
还想说的是,严肃的写作者上网的时间一般来说都很有限,既要读书,又要写作,还要思索,还要为生存奔忙,上网的时间真的是很有限。那些整天地在这论坛那论坛狼一样奔来突去、随地大小便的人根本就没有时间来读书来思索,更不用说是好好写诗了,去看他们的东西干吗?慢性自杀啊?我说的这一类的人当中,最下流的莫过于“下半身”、“垃圾派”和“低诗歌”了。我不想去细说他们,杂碎是不值得细说的,说也是浪费时间。他们的意识坏死了,他们越是亲近诗歌就越是亵渎诗歌、侮辱诗歌、玷污诗歌。网络上滋生的病菌和病毒,说的就是他们。有些纸质媒体为他们大开绿灯,说白了,那是在助纣为虐。有眼无珠,说的就是这样的纸质媒体,这样的纸质媒体是该死的。
网络媒体很像是一个奇形怪状的大舞台,有美的展示也有丑的显现,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看着就是了。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注:以上文字,是应倩云飞韵之邀所写。在此谢谢倩云飞韵的信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