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甜岛、香岛、美岛、仙岛于一身。
——题记
四百多年前的一天,明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来到了这个叫做涠洲岛的地方——当时,这里还只是一座荒岛,人迹罕至的岛——身影就像一个光斑一样移来移去,脚步就像春天一样被涠洲岛挽留了又挽留……终于忍不住捉起了陪伴在他身边的笔,掏出了心中的赞美:“日射涠洲廓,风斜别岛洋。”没想,这句赞美隔了几百年后竟成了众人的向导,当然也包括我。
乘漂亮的“飞达号”,我来到了这个叫做涠洲岛的仙岛。不知道当年的汤显祖是乘什么船来的。反正,路线都是差不多的,包括心灵的路线。沿着我心灵的路线,我终于站在了银滩的这边。
这边,就凭一句“日射涠洲廓”,便可以称作南方的太阳岛了。“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这样的自豪,一下子便在心中扎根了。同时扎根的,自然还有很多的明亮和美好。
汤显祖的赞美显然不是廉价的。汤显祖之所以把如此赞美送给了涠洲岛,自然有汤显祖的考虑和理由。
就来看看这些坚硬的理由好了——
首先,涠洲岛是广西最大的海岛,面积约有25平方公里,看上去就像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这艘航空母舰,既可以发射人们心中的浪漫,也可以发射人们脸上的笑语,更可以发射人们生命中的欢喜。其次,涠洲岛是中国最大也是最年轻的火山岛,它的灵魂深处积蓄了太多的激情和力量,随便哪一种激情和力量都可以熔化或推开潜伏在四周的苍茫。还有,它的日照似乎比许多的地方都优越,在这里进行日光浴,肯定会得到来自于太阳的更多的祝福。
就凭这三点?
不,当然还有很多,还有很多很多的细节,就比如憨态可掬的猪仔岭、活灵活现的鳄鱼石、叮咚作响的滴水岩、热情未退的火山岩等等数不胜数的海蚀海积地貌和火山熔岩景观,它们都是可以用别具一格来概括的。还有更别具一格的,那就是海水与火焰一起创造的林林总总的奇迹了。南部海蚀火山港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这样的奇迹了。
最早的时候,涠洲岛是由火山喷发凝聚而成的。这个过程,很像是一个神话的诞生过程。设想,如果没有火山的喷发的话,自然也就没有龟豕拱碧、滴水丹屏、海盗洞、石螺口海滩、三婆庙、圣母庙、天主教堂、绝壁揽胜、龙宫探奇、平台听涛、百兽闹海、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等等各样的存在了,更不会有拾海螺、拣贝壳的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了。至于海底的活珊瑚、名贵海产等等,即使有,肯定也不会从岛上出发去一一发现了。广西自然也就少了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中国自然也就少了一个国家级地质公园以及六大美岛之一了。“南国蓬莱”之类的说法,就更是不会有了。
可惜,汤显祖不能像很多人一样穿上潜水衣、戴上潜水镜一头扎入清澈的水中,潜入七八米深的海域,去欣赏各色各样的珊瑚在水中自由地摆动,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热带鱼在珊瑚旁自由地穿梭。至于水下留影,那就更是不可能的了。要不,汤显祖肯定就会有更多的感慨,做出更多的文章。
一位刚刚潜水上来的朋友对我说,深水里可真是一个新世界啊!阳光透到很深的海水里,许多的珊瑚看上去实在是既妖艳又迷人,要多美有多美!可惜,我像汤显祖一样没有这份潜水的福气。水里的诗究竟是个什么样儿的,我就只能靠我富馀的想象了。
正说着,一些写生的学子已经在不远处支好了画架。他们的眼睛一瞅一瞅的,也不知道瞅见了岛上的神话和水里的秘密没有。
鲜艳的潜水衣在迎风飘扬,我的心和许多人的心一样也在迎风飘扬……
19世纪末,一位法国人像我一样来到了这里,他用岛上的珊瑚石等,为涠洲岛增添了一道不可替代的文化景观,这个文化景观便是位于盛堂村的天主教堂了。不用我说,你也会知道,这是一个祈祷的好去处,和上帝默默交流的好去处。有了这样一个好去处,世界上的鸽子就会更白了,白得就像是一首久久传诵的纯净的诗。每当圣乐响起,圣歌唱起,无论是这里的岛民还是这里的游客,便会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力量,类似大海那样的深沉的力量……
领受了这样的一种深沉的力量,再去岛上的火山口公园、火山地质博物馆、龟石景区、海滨沙滩等地方看看,便会看出更多的美好来了。说不定,自己还会摇身一变,变成“美好”这层涵义的本身。用这样的美好去对付所有的美好的对立面,便会更加自信了,就像涠洲岛本身一样自信。这样的自信,绝对是与当下流行的许多盲目的自信无关的。
你看,充满了自信的青年学子们正骑着租来的单车在环岛旅行呢,他们撒下了一路笑声,也撒下了一路歌声。那些笑声和歌声,无疑都是涠洲岛慷慨地送给他们的。
当然了,涠洲岛的祝福,人人有份。
据说,原来的涠洲岛是个甜岛,因为岛上种植了大片的甘蔗林;是后来才变成一个香岛的,因为岛上惟一的糖厂倒闭之后就不得不改种香蕉了。只要你像我一样穿过香蕉林,就能闻到从香蕉内部渗出的缕缕香气了。肯定,你也会像我一样喜欢这里的香气。肺腑里浸润了这样的香气之后,再去欣赏野生仙人掌、品尝一向具有水果之王之称的木菠萝,那就是甜透心扉了。
这个一万年多前由于火山喷发而留下的熔岩奇观和海蚀海积地貌,是造化早就为世人准备好了的一个甜岛、香岛和仙岛。16000多个岛民生活在这样一个胜境里,用生命创造着涠洲岛的明天。
明天,再在这里看日出,自然就会比现在更有优势了,我在想。
太阳越升越高,我的思绪也越升越高……
乘美丽的“飞逸号”返海岸的途中,我听见有人这样讲,岛上最高的建筑,要数灯塔了。我就在心里说,不,是岛上的意境。因为在我看来,岛上的意境的确高于一切。就在我一边回望着一边思想着的时刻,我又听见海浪这位大音乐家在船这件行走的大乐器上奏出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旋律,就像刚刚还在岛上的石洞里吹出许多激动人心的旋律一样。有一样旋律,被我拣了来,一唱再唱,唱到了现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