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这周起,开始在《南国早报》新开一个专栏,开半年,每周一篇,谈体育,周日见报,和你一起去领略体育的魅力。下面这篇是给这个专栏写的第一篇随谈(见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08-03/02/node_72.htm)——
今天的人们都知道和谐的重要了,上面在讲,下面也在讲,而且是大讲,特讲。其实,自古以来,人们都对“和谐”揪住不放,知道和谐是样好东西,视若黄金。苏格拉底时代就曾反复地强调:艺术使人的心灵处于和谐,体育使人的身体处于和谐。生命要和谐,当然就离不开艺术和体育。中国传统哲学也讲“天人合一”、“神人以和”,就比如礼乐文化中所主张的万物和谐、阴阳协调、中和之美等等便是美的最高境界。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所强调的其实并非单纯的技艺的比量,其目的还是在于通过技艺的提高和修养来修理和完善人格,从而达到生命的大和谐,强化心灵与体格之间的和谐互动。
这与旨在推动人的身体与心灵的和谐发展的奥林匹克精神有着巨大的契合。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说“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很好看,既提神又悦心”。新一届的奥运眼看就要来了,很显然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人类的节日。之所以把它称作节日,完全是因为,它可以让全人类从一种高度上来认识“和谐”的大峡谷一样的内涵。因此,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曾在他的《体育颂》中这样赞美体育:体育是美丽、艺术、正义、勇敢、荣誉、乐趣、活力、进步与和平的化身。在顾拜旦看来,人类所有的失衡都是可以通过奥运的复兴来找回失去的均衡点的。并一再地强调:奥运所组织的所有竞技,不仅仅是为了彰显体格和显示一种廉价的壮观场面,更是为了育人,根本宗旨在于通过竞技完善人类的生命结构和精神氛围。
你看,实质意义一下子就摆在这儿了。这个实质意义,说白了,就是呼唤人类少一些病态的、扭曲的、分裂的、萎缩的、阴暗的、人格不健全的生命个体。这样的生命个体越少,和谐的旋律就越多。多得像繁星和繁花一样,既繁茂又繁华,谁都希望这样。
那面1913
年诞生的由蓝、黑、红、黄、绿五只彩色圆环缀成的洁白无边奥运会旗,看上去是那样地赏心悦目,它的象征涵义,即“团结”的涵义,其实也是和谐。不同的皮肤、不同的语言、不同的信仰、不同的习惯集中在一起,就更是一种和谐。这种和谐之所以生生不息,其深层原因还是因为人类渴望和谐。无论世界上所有的体育文化集中在一个怎样的狭小空间和时间里,也无论文化的差异有多少,和谐会照样发生。不可能不发生,因为这是全人类最大的梦想。梦想一旦止住了,一切也就戛然而止了。那戛然而止的声音,肯定比炮声还可怕。
人文奥运,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的。
无论是怎样的奥运,肯定的,我们都渴望看到生命的笑颜,和日月、星辰、花朵一样明亮的笑颜。这笑颜,说穿了,就是乐观。直到乐观精神全都发扬光大了,我们的生命才会和奥运一样成为一场狂欢。真正的狂欢节,正是这样来的,伴随着和谐。说到了这儿,也许你已经彻底明白了,和谐不仅仅是奥运的精魂,也是时间的奥运会上跑得最快、本事最多、拿奖最频的一名优秀运动员。我的掌声,就是给它留的。
加载中,请稍候......